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人工智能起源历程,从图灵到中国人工智能大航海时代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9-11-08 13:15:12   浏览:12599次  

导读:新智元报道编辑:亮亮【新智元导读】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人工智能也经历了寒冬与热潮反复交替的大半个世纪。新智元以《智周万物:人工智能改变中国》一书,献礼祖国70周年华诞!今天和大……...

新智元报道

编辑:亮亮

【新智元导读】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人工智能也经历了寒冬与热潮反复交替的大半个世纪。新智元以《智周万物:人工智能改变中国》一书,献礼祖国70周年华诞!今天和大家分享本书第一章内容,从图灵的智能机器之梦,到中国人工智能大航海时代的起航。新智元 AI 朋友圈中也已发布 AI 沙画版,动态呈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一起看看吧~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人工智能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世界经济迈入了智能产业的大航海时代。中国是全球创新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也是迈向智能时代步伐最快的国家之一。在以智能+、5G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生产力革命中,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强大引擎和澎湃动力。

在全球化面临惊涛骇浪的风险波折期,在人类探索并开创万物互联新天地的过程中,中国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奠基者与探索者。但我们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场景与巨大阻碍,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全球人工智能开源生态系统将成为中国的全新挑战。

《智周万物:人工智能改变中国》这本书,回溯了人工智能的起源与起伏,解析了中国人工智能的人才流变与基础平台发展全景。中国在人工智能大航海时代也需要自己的“哥伦布”,我们还向12位专家智者提出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百年设问。

人工智能,从图灵的智能机器之梦起航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其研究、开发的目的是促使智能机器会听(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会看(图像识别、文字识别等)、会说(语音合成、人机对话等)、会思考(人机对弈、定理证明等)、会学习(机器学习、知识表示等)、会行动(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人工智能的概念现在已广为人知,但它从想象、思辨到提出概念、开展研究,再到形成技术、走进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2017 年年初,《福布斯》杂志发表了人工智能编年体简史,时间跨度超过 700年,涵盖心理学、数学、哲学、艺术、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 以及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历史大事件。

这篇文章将人工智能的历史追溯到 1308 年,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诗人、神学家拉蒙 鲁尔(Ramon Llull)出版《伟大的艺术》(Ars Generalis Ultima),阐述了他提出的使用“逻辑机”从概念的组合中创造新知识的方法。

1763 年,托马斯贝叶斯(Thomas Bayes)提出一个用于推理事件概率的框架。1854 年,乔治布尔(George Boole)提出逻辑推理可以使用与解方程组相同的方式系统地进行。之后人们采用无线电、机械和自动控制等手段进行了一些有关智能机器的尝试,也有人在剧作、电影中对机器人等智能形态进行畅想。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级策划编辑贺瑞君,在新智元小程序独家发布AI沙画,点击进入小程序可即时观看沙画视频episode 1 《人工智能的起源》。

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追求直到现代才迈出坚实的步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学科领域出现了优秀的科学家,包括新兴的神经科学和计算机领域。在英国,神经学家威廉格雷沃尔特(WilliamGreyWalter) 和数学家阿兰图灵(AlanM.Turing)是首先向智能机器发起挑战的两位科学先驱。1948 年,沃尔特制造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机器人。图灵在 1950 年发表论文《计算机器和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提出了图灵测试,为智能机器设置了标准:一种可以让某人以为自己在和另一个人说话的机器。

图 1.1 图灵画像(Natata / Shutterstock.com)

早在 1948 年,图灵就写过一篇题为《智能机器》(Intelligent Machinery) 的论文,描绘了人工智能中联结主义的大部分内容。这篇论文是图灵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工作时写的,但当时的实验室主任查尔斯达尔文爵士称这是一篇“学生论文”,并写信给图灵,抱怨论文“满是脏痕”的外观。可贵的是,图灵是在没有电子计算机的时代,用纸和铅笔模拟大脑,做出了这项开创性的研究。

事实上,这篇具有远见卓识的论文是关于人工智能的第一个宣言,但遗憾的是图灵从未发表它。在这篇论文中,图灵不仅阐述了联结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出色地引入了许多后来成为人工智能核心的概念,包括具有学习能力的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他称之为“无组织机器”),甚至强化学习的思想。当然,这些概念是在其他人重新发明之后才成为核心的。

而“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是在 1956 年才被正式提出的。

1956 年夏天,一些年轻科学家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开会研讨“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时,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

图 1.2 达特茅斯学院(Dan Lewis / Shutterstock.com)

让我们回顾一下那个意义非凡的夏天。

那年,28 岁的约翰麦卡锡(JohnMcCarthy,1971 年图灵奖获得者),37 岁的纳撒尼尔罗切斯特(NathanielRochester,约翰麦卡锡的老板IBM第 1 代通用机 701 的主设计师),28 岁的马文明斯基(MarvinMinsky,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 b的创始人之一)和 40 岁的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信息论创始人)4 人提议在麦卡锡工作的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一场头脑风暴式的研讨会。这场研讨会被称为“达特茅斯夏季人工智能研究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以上这 4 位,还有 6 位年轻的科学家。

这次研讨会讨论了当时计算机科学领域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包括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神经网络等。

尽管除了“逻辑理论家”和 α-β 搜索法等成果,这些绝顶聪明的科学家在经历了长达一个月的头脑风暴后并没有产生其他历史性的突破,但他们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推动其成为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学科, 并在以后大放异彩。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研讨会的出席者几乎囊括了当时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人物。在随后的 20 年里,人工智能这个舞台基本被这些人物和他们在麻省理工、卡内基-梅垄斯坦福等大学和IBM 等企业中的同事们所占据。

寒冬与热潮交替,人工智能大航海时代的中国力量

自 1956 年达特茅斯会议到 2019 年,人工智能已走过 63 年的发展历程,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几经起落。在这起起伏伏的巨浪中航行与求索,只有 AI 相关从业者才能真切了解其中况味浪潮期的荣耀与机会和寒冬期的低落与困境。

点击进入新智元小程序,可继续观看沙画视频episode 2 《寒冬与热潮交替,人工智能发展的起伏》。

目前,《智周万物:人工智能改变中国》第一章《中国,探索人工智能的大航海时代》内容已全部制作成沙画,共分为 5 集,时长皆在 1 分钟以内,在新智元小程序可观看啦,轻松get知识点。

《智周万物:人工智能改变中国》第一章内容完整版沙画

对于不便观看视频的朋友,也有音频哦!“北京故事广播”已推出广播版音频介绍,新智元创始人、《智周万物》作者杨静女士为您详细讲述本书内容,以声描绘人工智能。

杨静女士于2015年9月创办新智元,2016年3月出版专著《新智元 机器+人类=超智能时代》,2016年10月联合主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并出版《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2019年9月再次出版专著《智周万物:人工智能改变中国》。2017年、2018年继续主办世界人工智能峰会,并担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一届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2017年与英特尔联合主办新智元开源生态技术峰会,2018年主办新智元产业跃迁技术峰会,2019年主办新智元智能云芯世界技术峰会与AI WORLD 2019世界人工智能峰会。

杨静 新智元创始人、CEO

杨静女士介绍,本书第一章从人工智能的起源讲起,追溯到 1948 年图灵未发表的论文《智能机器》乃至更早。1956 年达特茅斯会议正式宣告人工智能起航,但直到Hinton等深度学习三巨头获得 2018 年的图灵奖,才象征着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抵达世界公认的新高度,这期间 IBM 的深蓝、DeepMind 的 AlphaGo 都给人类智能的传统边界带来了令世界震撼的强大挑战,人工智能两盘大棋也正式吹响了智能大航海时代的号角,中国也必须全力启程,才能在智能+时代拥有更强大的竞争力,和更广阔光明的前景。

与此同时,全球互联网巨头纷纷转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行业应用迎来全面爆发,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迎来了新一轮的历史机遇,在中国,人工智能先驱们不畏艰难,打下了发展的基矗在新世纪人工智能崛起的大潮当中,中国在学术和产业领域全面追赶,人工智能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科技和民生等诸多方面发展的国之重器。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见《智周万物:人工智能改变中国》,点击原文连接或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直接购买,双十一还有优惠价哦。上新智元 AI 朋友圈,还能获取更多 AI 最新资讯,与行业大咖互动,积极发帖互动还可获得神秘福利哦~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