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如何破局小微企业融资难?要用信用制度取代人情社会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8-12-14   浏览:502次  

导读:在东南亚做橡胶生意的华人,会把人分成七等,商业待遇逐级降低。 第一等是近亲,第二等是远亲,第三等是同族,以此类推,最后一等是非华人。 每个等级,买卖时的条款不一样,借贷时的利息也不一样。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不是歧视吗?不是限制自 ......

在东南亚做橡胶生意的华人,会把人分成七等,商业待遇逐级降低。

第一等是近亲,第二等是远亲,第三等是同族,以此类推,最后一等是非华人。

每个等级,买卖时的条款不一样,借贷时的利息也不一样。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不是歧视吗?不是限制自己的生意范围吗?

经济学家戴融(Janet Tai Landa)研究发现,这种歧视是有道理的,因为华人在东南亚政治、社会力量不足,受到的司法保护也不足,面对充满风险的日常交易,这种区别对待恰恰可以维护自身利益。

在寻常手段不足以解决问题时,不得已用上非常手段。这种人情与歧视的运用,其实随处可见 直到有一天,现代社会的信用体系成型。

小微企业融资习惯靠人情而不是信用

在中国,小微企业的重要意义无需赘言。它们占据市场主体的90%,贡献了全国80%的就业、70%的发明专利、60%的GDP和50%的税收。

然而,小微企业融资时,仍然习惯于靠 人情 而不是靠 信用 。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有32%的小微企业参与民间借贷,相比之下,只有13%的小微企业获得过银行类金融机构贷款。

而民间借贷的渠道中,四分之三来自亲戚朋友。

这也使得小微企业通过民间借贷时,要么无息,要么高息。无息就是还 人情债 ,一般要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作为日常人情支出;而高息,往往要面对高于20%的年化利率。

净利润率超过20%的企业,尤其是非金融企业,似乎不多见。然而小微企业没的选,他们无法向陌生人证明自己的信用。

最近,小巴和三位小企业主聊了聊:

一位来自传统制造业,工厂土地是租的,无法抵押,于是将个人几套房产抵押,打七折向银行借了钱,现在押无可押,又不愿碰民间借贷 请人担保,将来就要为人担保 于是资金只够日常周转,不足以扩张;

一位来自科技企业,没有厂房土地,一般通过订单授信,打七折向银行借款,但这同样只解决周转问题,明明市场前景极为广阔,目前只开发了2%~3%的市场,业务增长却受到资金限制;

一位来自互联网行业,只有股权融资,没有债权融资,经历过资金紧张到处找投资人的时候,但从没想过从银行借款,因为商业模式太轻,无可抵押担保。

我问他们有没有感受到经济环境的 寒意 ,他们都听人说过,都有点焦虑,尤其是微信群里,常有言之凿凿的,但实话实说,自己没感觉到 这三家企业,今年的业绩增长都在30%以上。

可他们还是借不到钱。

小微企业难以通过传统融资渠道借钱

今年央行一共进行了四次定向降准,全都瞄准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然而几千亿又几千亿的流动性释放出去,收效并不明显。根据央行每个季度发布的《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近期一直在放缓。

从中央到地方,一些审计局的报告明确指出:

定向降准释放资金未主要用于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未实现定向降准应达到的效果;部分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未达到 两个不低于 要求。

这里的 两个不低于 ,是银监会2009年对银行提出的要求: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增量。

后来,因为很多银行做不到 两个不低于 ,银监会只好在2015年改为 三个不低于 :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从货币政策到行政命令,中央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不可谓不关心,然而信贷资金就是流不到小微企业那里。

因为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率确实比大型企业高得多,抵押物也比大型企业少得多,银行难以授信,小微企业也自然难以通过传统融资渠道借钱。

传统金融难以惠及小微企业,破局的关键在哪里?

用信用取代人情,用金融技术消除厚此薄彼、促进普惠金融

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国外。

小微企业融资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当小巴查询其他国家经验的时候,却在各显神通中找到了一点共通之处。

美国有小企业管理局(提供75%~80%贷款担保,风险损失由联邦预算承担)、《小企业法》、全国性的信贷担保协会;

英国有小企业服务局(提供小企业贷款担保计划)、小企业委员会;

日本有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小微企业发展基金,财政预算里有专门的小微企业补贴科目;

德国有一类专业化的担保银行,协同商业银行、评级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

富国银行有专门的小企业信贷产品和客户指导部门,格莱珉银行更是以小额信贷闻名。

注意到了吗?这些都不是 政策 ,而是 制度 ,不是一时的救急之举,而是常态化设计,是法律、财税、信用体系、担保机构、商业银行协作的成果。

中国在面对小微企业时,有很多家长式的关爱,去杠杆的时候怕伤到它们,查税收社保、监管民间借贷时一看市场情绪不对就松口,还不断督促商业银行提供扶持。

这些做法充满了人情味,但现代商业需要的不是人情味,而是一视同仁、稳定可靠的制度体系:用信用取代人情,用金融技术消除厚此薄彼、促进普惠金融,用常态机制解决常态问题,让未来环境可预期。

中国也在改变。

新版《中小企业促进法》自今年1月起实施,把 合理提高小型微型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 写进了法律。今年7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公司成立,尝试建立全国性的融资担保体系。

银行也在探索企业借贷新模式,解决小微融资难题,助力实体经济。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 吴晓波频道 微信公众号,原标题 小微企业融资难:说到底中国还是人情社会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