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胡焕庸线”80年:中国人口东南多西北少的格局何以形成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5-11-06   浏览:515次  

导读: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地理学报》第二卷第二期发表论文《论中国人口之分布》,揭示了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并附上《中国人口密度图》这是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 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 胡焕庸在论文中说,“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 ......

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地理学报》第二卷第二期发表论文《论中国人口之分布》,揭示了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并附上《中国人口密度图》这是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

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

胡焕庸在论文中说,“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之面积,计四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三十六;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六十四。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四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

瑷珲-腾冲线即“胡焕庸线”,也称“胡线”(Hu Line),这条北东-南西向的直线将中国分为人口密集的东南部和人口稀疏的西北部,是中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也是中国现代地理学的重大成就之一。

中国地图上的“胡焕庸线”

今年是“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11月7-8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学会、中国人口学会将在上海联合举办“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这一条地理界线诞生80年来,中国人口格局尚未实现突破,那么,从历史上看,这条线是如何形成的呢?

东南多、西北少的人口格局何以形成?

其实,在1935年《地理学报》发表这篇文章时所附的《中国人口密度图》上,并没有划出瑷珲-腾冲一线,这条线只存在于胡焕庸先生的论文中,即上文引述的那一段文字。

胡焕庸先生所绘制的“中国人口密度图”

那么,以瑷珲-腾冲线为界,中国人口东南稠密而西北稀疏,这一地理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能够看出人口分布态势的是汉代。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了西汉时期各地的户数、口数,以此为例,之后历代史书地理志大多沿袭其体例,保留户口数字,尽管这个数字未必足够真实,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多寡情况。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葛剑雄曾系统分析过历代的人口分布。根据他的研究,西汉时期中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60%的人口集中于关东,即北自渤海湾,沿燕山山脉以西,西以太行山、中条山为界,南自豫西山区循淮河至海滨之间的地区。其中,鲁西南山区、胶东丘陵和渤海西岸人口较为稀疏。而在关东之外,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还有关中平原、南阳盆地、成都平原,以及河套平原、太原河谷平原、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等地。而河西走廊、东北缘边以及长江以南地区则人口稀少。

西汉末年(公元2年)户口统计范围,来自葛剑雄著《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至于东汉,关中平原以及西北地区人口密度大幅下降,而长江以南地区人口密度则数倍增长,即使如此,中国人口分布格局尚未有大的变化,黄河中下游地区仍是人口集中之地,而南方、西南、西北除了少数局部地区之外,人口相当稀少。

经过三国至五代700多年,南北方人口消长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程,北方人密、南方人疏的格局逐渐发生扭转。据葛剑雄教授研究,当宋、金对峙的局面稳定之后,南北户口大致维持在6:4,也就说,此时南方已经成为中国的社会经济重心。而中国人口东南多、西北少的格局也于此时大致形成。

从汉代至于两宋,南方如何从“化外之地”成了中国经济、人口的重心?一般以为,一方面是北方自身的衰落。经历数次战乱,北方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因而人口下降。相较之下,南方却基本安定,又有北人南下带来人力和技术,因而经济趋好,人口增长。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南方自身的发展,以至于北宋繁荣之时,北方也无法获得之前的人口、经济优势。

那么,南方为何能取得如此发展?自然环境的变化大概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汉代以后至于两宋,中国反复经历气候温暖期和寒冷期的交替。根据学者研究,西汉中期至东汉末年,中国进入温暖期。当时西安地区4月可以播种水稻,桑麻、竹、漆等经济作物的分布较今日偏北。南北朝时期,中国则经历了一段寒冷期。黄河流域气温较今日为低,魏文帝曹丕公元225年率大军准备南伐,至于广陵(今扬州附近)竟因运河结冰而无法进入长江。据史书记载,这一时期异常霜雪天气出现也较为频繁。而至于隋唐,中国则又一次进入温暖时期,中唐至于五代初期,是气候寒冷期,宋元时期又是温暖期。因此,也有学者说,气候温暖期也是中原王朝的强盛期,而气候寒冷期则是中原王朝陷入割据、战乱之时,如此说,大体不错。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大势

同样处于温暖期,汉代形成南人少而北人多的地理格局,其主要原因在于黄河流域是早期文明的兴起之地,继承春秋、战国以及秦以来的社会经济基础、人口基础,北方是当时发展比较成熟、适合人居的地区,而南方多地尚未开发,人口自然稀少。而北方在经历不断交替的寒冷期、温暖期,特别经历战乱破坏、战后垦殖后,环境变得脆弱而难以维持之前的繁荣,而南方经过开发、垦殖后,即使在寒冷期、战乱时,其自然条件相较北方更适宜耕作、人居,因而得到了长期的发展。

东北、两广如何成为中国人口稠密区?

与历史时期的人口分布相比,1935年胡焕庸先生绘制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有两个地区其人口密度较历史时期显得更为稠密,一是东北,一是两广沿海地区。

农业地区人口稠密,而游牧、狩猎区则人口稀疏。中国东北开始大量农耕的历史并不长久。历史上,东北一直是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起之地,即使这里有从事农垦的中原人民,一旦发生动乱,则相率逃回关内。清朝初年,国内初定,曾招募人丁前往垦荒,但随着内地人口的不断涌入,统治者感到恐惧而对其龙兴之地实行封禁政策,修筑边墙,以限内外。

封禁辽河流域之外,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清代统治者也不鼓励人民前往垦荒,还曾驱赶流入这一地区的流民,然而这并不能完全阻止流民进入。鸦片战争之后,这一局势变得难以维持,内地人口不断前往东北,其人口规模虽不能与内地诸多省份比较,但绝对数量大幅增长。

真实的“闯关东”

至于两广沿海地区人口为何较历史时期相对稠密,与东北地区相似,这与两广地区的开发历程有关。岭南是中国历史上开发较晚的地区,及至清初至清中期才开发完成。随着开发逐渐完成,人口增加。明清之际,美洲作物传入对于岭南山地开发也产生了积极作用,然而在岭南地区,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还是珠江三角洲地带。而广州作为岭南地区开发相对较早的城市,后期沿海贸易的发展也是其聚集了相对更多的人口的原因。

所以,东北与两广沿海地区人口更为稠密的原因在于两地都是中国开发完成较晚的地区前者比后者更晚,在历史时期两地并没有得到完全开发,而仅从这两地人口分布的疏密来说,无疑是自然环境更舒适的地区聚集人口更多。

岿然不动的“胡焕庸线”何以突破?

2014年4月,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突破2亿,发布了一张反映实时在线用户的地图,这张地图甫一发布,即有人称,它印证了“胡焕庸线”当年胡焕庸先生用四万七千个点(一点代表1万人)勾勒出四亿七千万人口的分布形势。同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当他看到中国地图上的“胡焕庸线”时,又发出一问:“胡焕庸线怎么破”?

腾讯QQ公布的同时在线用户地图

事实上,试图打破“胡焕庸线”,调和东西部人口、经济的巨大差异,促进中西部城镇化、工业化的举措,历史上未尝没有。从近的说,1949年以后,中国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是由东部移向中西部,比如解放初期的内地前往新疆屯垦、戍边,支援生产建设的兵团移民,比如1960年代面向大西南的“大三线”建设。然而,这一地理格局至今没有实现突破。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丁金宏教授接受《中国国家地理》采访时曾说,“胡焕庸线的伟大在于它是中国人口分布的突变线。”何以“突变”,其实与这一线自然环境的突变关系密切。瑷珲-腾冲线所区分的东南、西北两大区域在水热条件、植被类型以及地形方面差异巨大。瑷珲-腾冲线以东南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表景观以耕地较多;西北则以高原为主,草原、荒漠是主要的地表景观;另外,从气候上说,这一线基本也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胡焕庸线”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变化关系密切。上图是中国地形、气候、耕地等自然要素分布图。

《中国国家地理》主编单之蔷曾说,“胡焕庸线是通过人口表现出来的自然,人的分布是人用脚给自然投票。”那么,如何突破“胡焕庸线”的问题,大概就等同于,如何突破东南-西北分异下不同地区的环境承载力、生存条件的差异,而这又是一个仍待解决的大问题。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下一篇:没有了...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