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记者调查丨退捕禁捕后的湘潭渔民生存状况调查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0-06-23   浏览:414次  

导读:5月,经营河鱼店失败的渔民张德桂(右二)又开起麻将馆,但生意却不尽如人意。 (记者方阳 摄) 退捕禁捕后的渔民生存状况调查 难倒的“时差” 湘潭在线客户端6月23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冯叶)6月18日清晨4点,刘爱民已借着路灯的光亮出门了 ......

记者调查丨退捕禁捕后的湘潭渔民生存状况调查5月,经营河鱼店失败的渔民张德桂(右二)又开起麻将馆,但生意却不尽如人意。 (记者方阳 摄)

退捕禁捕后的渔民生存状况调查

难倒的“时差”

湘潭在线客户端6月23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冯叶)6月18日清晨4点,刘爱民已借着路灯的光亮出门了。这半年来,每天清晨她都会准时出现在滨江路,跑步一个小时,然后坐在长椅上,望着江水,等待天明。

这是一个渔民的作息时间。这是一个渔民不再捕鱼后的生活。

自2020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湖南段、洞庭湖、湘资沅澧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永久性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湘江湘潭段及其支流涟水、涓水,涉及湘潭县、湘乡市、雨湖区、岳塘区、湘潭经开区、高新区和昭山示范区列入退捕禁捕范围,223户805名渔民拆船上岸。

“世代捕鱼,生活都是这么延续下来的,没有想到时代会走到今天。”望着空荡的江面,51岁的刘爱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关于未来,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

“时差”

这半年的生活,渔民们用了“倒时差”来形容。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大调整,刘爱民是第二次。

刘爱民本是城镇居民,上世纪90年代嫁给滨江渔业队的渔民,从此开始捕鱼生活,“捕鱼赶早不赶晚,每天早上三四点就要出门,晚上八九点便睡了。”刘爱民的作息时间完全被打乱了。她守着渔船的灯火度过了无数个难熬的深夜,架着木制的小船经历过无数次危险的风浪。一个女人,手掌起了厚厚的茧,皮肤晒成了酱油色。可即使如此,她从未后悔:捕鱼,曾是一个不错的生活方式。

过去,渔民不分田、不出工,他们的收获都是江河赐予的。

石兵是河口渔业队队长的儿子,8岁便跟着父亲去洞庭湖捕鱼,“到了6月,我们十多条船从河口出发,一去就是半个月,那半个月的收成可管半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洞庭湖区,波光粼粼,鱼跃水面,河口渔业队组团前去,人们在渔船上燃炉做饭,大人们用渔网捕鱼,孩子们用鱼篓捞鱼。宽阔的江面上,不时有卖饼的船只穿梭于上百条渔船间。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没有意识到,那样大规模的捕捞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为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布局,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退捕禁捕,拆船、收网、补偿渔民……“渔民上岸”四个字,喊了很多年,到2019年达到了最大分贝值。当年底,湘潭市223户805名渔民全部上岸。

世世代代捕鱼为生、吃穿不愁的渔民们,一边念着“确实是没鱼了,迟早会有这天的”,一边喊着“不让捕鱼,我们的明天怎么办”,交了网,拆了船,把家从船上搬到了岸边,从岸边搬进了小区里。

他们的生活,和刘爱民一样,无论时间或空间,都不一样了。

易俗河镇梧桐小区14栋1单元一户人家的客厅里,放着零零散散的渔网、鱼钩,电视墙正中间挂着《年年有余》的鲤鱼十字绣。这里是老渔民唐深山的家。4年前,他拿出所有积蓄,又借了些钱,买下这套二手房,虽然到现在都没还清房款,但再也不用生活在船上,风里来雨里去了。他是滨江渔业队队长,“渔民上岸”,他得走在前头,买房是第一步,就业是第二步。

不能捕鱼了,渔民还能干什么?出去找工作会顺利吗?这些之前不用考虑的问题,一股脑摆在了渔民的面前。无论多么不习惯,这个“时差”,不得不倒。

“饭碗”

“渔民不懒,我们风里雨里长大的,什么苦吃不得?”关于生存问题,渔民张友良这样回答。

张友根、张友良,窑湾有名的张氏捕鱼兄弟。张家世代捕鱼为生,兄弟俩没上过几年学,但捕鱼是把好手。而且勤奋肯干,靠着打渔的积蓄和从河里捞出来的废铁,搭起了一个大大的铁棚,在杨梅洲开了家河鱼店。去年底两人拆了船,今年初又遇上新冠肺炎疫情,河鱼店开张都困难了,于是,两人痛下决心转行。

今年初,兄弟俩凑了20万元,到石潭镇和人合伙养猪。“捕鱼和喂猪完全是两码事,很艰难。为方便边学边做,我住到了养猪场,50天瘦了十多斤,最后却没赚到钱。”张友良说,到了母猪下崽时,需要追加投资,他一没资金,二没胆量,三没经验,赶紧撤出资金回了窑湾,50天的再创业经历以“不赚不亏”告终。

相比稍有积蓄的张氏兄弟,更多的渔民是在等待中度过这半年的。他们大多学历低,年纪大,除了捕鱼没有别的特长,还伴有风湿等疾病,甚至在确认补偿协议签字时,不少人“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利索”。对渔民来说,打渔这碗饭吃不了了,可要吃其他饭,更加艰难。

为了帮助渔民渡过难关,今年3月,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做好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和生活保障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开展“311”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即每年至少为登记失业的退捕渔民推荐3次岗位信息、提供1次职业指导、提供1次免费技能培训信息),对退捕渔民开展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退捕渔民就业。

再学习、再就业,渔民们在困境中开始摸索着转型。

在渔民群体中,43岁的石兵算是“年轻人”了。他通过网络搜索,在一家工厂应聘上了铆工职位,每月工资约3000元,只是工厂离家远,“每天来回的话,摩托车油钱都要20多元,租房的话又要每月几百元租金,而且自己是临时工,不知道这份工作能干多久,租房也不方便。”石兵说,转型很艰难,“但没有办法,我还有家人要照顾,必须改变自己,学习新的东西。”穿着白色球鞋、白色袜子和格子衬衣的石兵,已很难看出渔民的影子。

窑湾渔民夫妇谭铁如、成敏是渔民中比较幸运的一对。去年底,他们拆船上岸后,谭铁如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找到了工作,负责看护、打扫趸船,每月工资4800元,还买了社保。成敏自1998年从原市肉食公司退休后,自己续买养老保险,到如今每月能拿到2500余元退休工资。现在,两人住在趸船的空调房里,调侃自己是“住着江景房,过着新生活。”

“未来”

就业是渔民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关乎未来的问题,势必引发渔民更深的思考。

“靠水吃水”还能吃多久?一些渔民是心中有数的。早在几年前,岳塘区东坪街道渔民张德桂开的“老爷河鱼店”就经营不下去了,原因是“河鱼越来越少”。为了以后的生活能有保障,他为自己购买了几年的养老保险,待买满15年后即可每月拿到1145元,但他的老婆未购买任何保险,晚年收入没有保障,“为了贴补家用,家里买了两台麻将机,可生意一般。如果只靠1000多元的养老保险金,是无法支撑我们的晚年生活的。”老婆是否也能享受到政府购买养老保险的政策,是张德桂最牵挂的问题。

根据湘人社函〔2020〕79号文件规定,退捕捞渔民逐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以“先缴后补”的方式,政府按年向个人发放补贴。如通过其他途径享受了养老保险费补贴,本补贴只叠加、不扣减、不冲销,叠加部分可发给本人。根据省市会议精神,退捕渔民养老保险补贴标准为每证两人(其中一人必须为船主,一人为家庭成员),每人每年2500元,补贴年限不超过15年。

也就是说,张德桂家除他自己外,还有一人(可为他老婆)可享受养老保险政策。但是购买哪种保险,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如果购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则现阶段自己缴纳的钱会更多,但将来能拿到手的养老金也相应更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则反之。渔民们在这个选择题上又犯了难。

雨湖区的渔民郭军和老婆捕鱼为生,育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在长沙念重点中学,全家每月开支超过6000元,但两人均未购买任何养老保险。“如果购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我和老婆都需要缴纳15年的费用,除去政府补贴的部分,还需自己拿出十多万元,我们没有这么多存款;如果购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在拿的钱少,但将来每个月能领到的养老金只有400多元,完全满足不了生活需要。”郭军分析。

与他不同的是,渔民林再云没有想过养老的事。他身患糖尿病、肝硬化等多种疾病,小腿因常年捕鱼发黑发肿。不能捕鱼后失去生活来源的他,因身体不好、文化程度低,也难以找到其他工作。林再云无暇顾及遥远的将来,他不想购买任何保险,只希望政府能把用于给他购买养老保险的补贴,一次性发放给他,以满足当下的生活需求。

截至6月17日,湘潭市渔民中应参加养老保险338人,已参加养老保险286人,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79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207人。

目前,湘潭市人社部门正全力帮助退捕渔民进行失业登记,摸底渔民培训和就业需求,及时帮助退捕渔民参保。据介绍,湘潭市将根据收集到的渔民意见,出台社保政策补助操作细则,帮助渔民转产转业,保障他们的生活需求。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