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睡前阅读灶间日月长】年夜饭曾经都是DIY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5-02-17   浏览:520次  

导读:1983年的一桌酒席,位于当时最高级的国际饭店,价值二三十元,茅台酒8块钱。这桌酒席的规格很高,当中的是什锦火锅,旁边的是茄汁鲳鱼,有鸭蛋围边的是霸王鸭,蟹粉豆腐、熏鱼、红烧蹄。饮料桔子水,喝了之后舌头上会留有黄黄的一层。摄影家 陆 ......

1983年的一桌酒席,位于当时最高级的国际饭店,价值二三十元,茅台酒8块钱。这桌酒席的规格很高,当中的是什锦火锅,旁边的是茄汁鲳鱼,有鸭蛋围边的是霸王鸭,蟹粉豆腐、熏鱼、红烧蹄。饮料桔子水,喝了之后舌头上会留有黄黄的一层。摄影家 陆杰 图

聚在一起大吃一顿,好像是过节应有之意。新年这种辞旧迎新的时刻,在各种电视台阴谋式的各种跨年节目出现之前,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可以暴食一顿。回溯到上古的话,因为历法和节日的各种变化,我们现在过的新年,不一定是几千年前的人们最最重要的节日,不过按照那时的历法算出的新年,人们也总还是会过的。

最初的暴食充满了求神护佑的超自然气氛,吃之前必先祭神祭祖。聚到一起,最重要的理由并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祭祀做好吃的。元明之际的家用指南书《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里说,祭品需要家中的主妇亲手制作,不能假以仆人之手。这种风俗一直持续了很久,李颉人的《死水微澜》里,一家人就会为了蔡大嫂做的鱼能不能给祖先上供而纠结。

时代不同了,如今主妇自然已经从这些古老愚昧的迷信里解脱出来了,只要赚够钱,什么问题都有办法解决。一桌精心准备的佳肴,能够传递对祖先的关心,求得祖先的荫庇,这样的世界观,年轻一代不知道还有多少会相信。就连我妈妈这一辈已经进入网络诈骗高危人群的老一代,还相信这些的似乎也不多了。

为了准备过新年,在过去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做长期的准备。如果从灌香肠熏腊肉开始算,那至少要提前一个月做准备。之后也有陆陆续续的各种铺垫,我疑心妈妈辈们都还有着做媳妇时候的新年前的黑暗劳动记忆,所以她们才会更加踊跃地说出:“不要在家做了!出去吃吧!”我的童年印象里,还记得去外婆家过节的盛况,三个舅妈各展神通,大舅妈抓来家养的老母鸡,送来自家灌的香肠、熏的腊肉,二舅妈耐心打下手,切堆积如山的各种菜品,三舅妈好像弱一些,只是来来往往地端菜放碗。那时男女已经充分解放,除了外婆,我爸爸也踊跃出手上灶,倒是我妈妈这嫁出去又不擅厨事的女儿,也就和二舅妈一起打打下手。

我爷爷过世很早,奶奶还在的时候,家里过年,爸爸这边的亲戚都会过来。妈妈就比较受苦,我爸爸虽然灶上是一把好手,但打下手实在有些马虎,他又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伯伯和姑姑自然不可能过来帮忙。阖家团聚的宴席,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我奶奶还是一个颇为挑剔的人,于是我妈妈就在奶奶的严密注视下跟奶奶一起洗拣切做,还好表姐和表嫂们也会一起来帮忙。

现在说起来,那种充满着“妯娌”、“兄弟”、“姐妹”、“表兄弟”这些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名词的氛围,真的很让人怀念。人和人之间因为有些看不见的血脉联系,变得更为亲切。其实彼此之间也会有龃龉,尤其是每年饭桌上酒喝好了之后,总会有些不理智的时刻。有一年好像还有舅舅和姨父差点打起来的事情,记忆很模糊,但好像口角也是新年宴席上必备的一道菜。真的很像《过年》那部电影,大家各怀心事,总有爆发的时刻。不过现在大家都流行提前去饭馆里订上一桌菜,家庭规模也小了很多,最多发生的争执恐怕也就是去娘家过新年还是去婆家过新年。

家里的新年宴席,总有一定套路其实饭馆里的推荐菜单也是如此,一般都是鱼肉堆上来。家中过新年的必备菜肴,最后会被各地浓缩成不同版本的“八大碗”,内容从鱼翅到清水煮南瓜,不一而足。

物质不丰足的年代,报菜名就成为重要的娱乐内容,好像听一听“粉蒸肉”、“芙蓉丸子”、“红烧鲤鱼”之类的名字,胃里就会产生些许暖意。我还记得20多年前,快到新年的时候,临街的窗外不时会响起,“盐菜肉”、“小米渣”的叫卖声。这两样东西是我们那边新年八大碗的必备项目,前者类似于梅菜扣肉,后者是用糯小米加糖一起把肥肉蒸得软烂透明这种肥腻的食物,现在不一定有多少人能吃得消了。这两样菜会被主妇们当作馈赠的礼物,因为每家的家宴上似乎都必须有,而它们又比较耐保存。馈赠这样的礼物,有一石二鸟的功效,首先可以彰表殷实,肉毕竟还是昂贵的东西,小米那时也还需要粮票购买,其次也可以默默地彰显主妇的厨艺,手艺一般的主妇就不好意思拿这种东西来馈赠了。

我外婆有个好朋友,我也叫她婆婆,她儿子在火车站工作,在当时算高收入阶层,每年都会送我们一样一碗。我记得有一年,快过年的时候,她的女儿好像因为家庭琐事,从高楼上跃下,妈妈带着我去婆婆家里致哀,走的时候,还是被塞了装得满满的两碗肉。婆婆把碗递给我妈妈的时候,脸上有不容置疑的表情,我想那是她的尊严所在。那个新年,我一直没有动这两碗肉,总有沉重感。

新年的饭桌,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存在。不管是妯娌们一边闲话一边准备,还是饭桌上某碗大有来历的菜肴,这些记忆都会像年轮一样,一年一年地积攒下来。但现在,这样的年轮恐怕越来越弱了,没有那么多人可以一起开展集体劳动,也没有那么多流动的礼物,肉食身上的节日气氛被对健康的追求渐渐冲淡。好像现在最有冲动做一顿讲究家宴的时候,也就是点击参加“一起来做新年家宴”之类线上活动的时候吧。

(作者系媒体人,专栏作家)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