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宋镇豪:深入挖掘每宗甲骨资料的来龙去脉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9-01-25   浏览:602次  

导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先生张建设/摄【学者简介】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学术专长为甲骨古文字学、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主持完成《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先生张建设/摄【学者简介】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学术专长为甲骨古文字学、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主持完成《商代史》《甲骨文合集三编》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暨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的著述,以及国家文物局委任中央部门项目“海外殷墟甲骨文收藏调查及俄藏甲骨文整理研究”;国家档案局与国家文物局委托担纲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甲骨文世界记忆名录”文本并成功入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山东博物馆珍藏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主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专家组成员并主持分课题“天津博物馆藏甲骨文的整理研究”;教育部、国家语委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并主持专项课题“甲骨文契刻工艺三维微痕观察及文化内涵研究”。主要著作有:《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春秋战国习俗史》《百年甲骨学论著目》《甲骨文献集成》《中国风俗通史 夏商卷》《中国法书全集 第一卷 先秦秦汉》《商代史》(总11卷)《夏商风俗》《云间朱孔阳藏戬寿堂殷虚文字旧拓》《张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集》《俄罗斯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藏殷墟甲骨》《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殷墟甲骨拾遗》《笏之甲骨拓本集》《重庆三峡博物馆藏甲骨集》《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集》《符凯栋所藏殷墟甲骨》等。宋镇豪:深入挖掘每宗甲骨资料的来龙去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墨拓珍本丛编”之《云间朱孔阳藏戬寿堂殷虚文字旧拓》《张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集》《俄罗斯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藏殷墟甲骨》宋镇豪:深入挖掘每宗甲骨资料的来龙去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墨拓珍本丛编”之《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殷墟甲骨拾遗》《笏之甲骨拓本集》《重庆三峡博物馆所藏甲骨集》宋镇豪:深入挖掘每宗甲骨资料的来龙去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墨拓珍本丛编”之《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集》《符凯栋所藏殷墟甲骨》宋镇豪:深入挖掘每宗甲骨资料的来龙去脉

《夏商风俗》新世纪以来,殷墟甲骨文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系列学术项目相继开展:2005年国家文物局实施海内外甲骨藏品家底清查。2006年建立包括甲骨文等古文字在内的全部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的编码和主要字体字符库的“中华字库"工程,列为《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大建设项目,并于2009年编入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年进入数字化甲骨文字形库全面研发建设阶段。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资料、云平台主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立项。同年,教育部、文化部、科技部、国家语委联合下达了《关于落实支持甲骨学研究的工作措施的报告》,2017年教育部与国家语委规划启动“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新时代殷墟甲骨文材料的全面保护、整理、研究与著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境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宋镇豪长期致力于甲骨学、先秦史等学术领域,持续不断承担一系列科研新项目。近日,就新时代甲骨文整理研究的新契机、新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近年的学术工作,以及近年来甲骨文研究等冷门绝学发展的相关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采访了宋镇豪研究员。2018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40周年,宋镇豪研究员正是1978年第一届研究生,记者也就此请教了他40年来求学和治学的深切感受。中国社会科学网:宋先生,您好!关于甲骨文研究,您多次谈过它的重要历史与现实意义,在本次专访开始,再请您向中国社会科学网的读者简要介绍一下甲骨文的学术价值。宋镇豪:殷墟甲骨文是地下出土中国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献遗产,也是汉字汉语的鼻祖,传承着真正的中华基因。甲骨文内容繁富,涉及三千年前殷商时期政治制度、王室结构、社会生活、经济生产、天文历法、自然生态、交通地理、方国外交、军事战争、宗教祭祀、思想意识、文化礼制等方方面面,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史研究价值,是重建中国上古史,透视三千年前殷商社会生活景致,寻绎中国思想之渊薮、中国精神之缘起、中国信仰之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与品格之由来、中国艺术美学之发轫的最真实的素材。从1899年发现至今,经海内外学者们近120年来前赴后继的探索,其中的历史奥秘逐渐揭开,甲骨学崭然成为一门举世瞩目的国际性显学。甲骨文流传不广,能接触揣摩到原物的更不易,甲骨拓本遂成为方便传播甲骨文的重要介体。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是甲骨学研究的重镇,近年来您带领的科研团队开展的主要学术工作有哪些?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藏有大批甲骨文拓本,其来源相系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列为历史学科重点项目《甲骨文合集》的编集。近年来我们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甲骨文拓本为当年《合集》及后来的《合补》所漏收漏选,有的都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或更早时期的拓本,而其甲骨实物往往早已去向不明,有的虽知下落,原骨却已破碎,片形远非早期拓本完整。有的甲骨拓本集属于海内外唯一性的珍本或孤本,有新材料的文物价值和古文字与古史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由于这批甲骨拓本集尘封已久,纸张断烂零落,需要进行抢救性破损修复和专业性有序保护整理研究。新时代带来新契机,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启动,由我主持的“历史所藏甲骨墨拓珍本的整理与研究”被批准为其分项目之一,也可以说,是由于我此前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A类项目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甲骨文合集三编》编集的前绪而设立的。这一项目实施的主要创新之处,是基于甲骨文物遗产的保护整理、科学研究、学术史追踪、文化传播及历史教育之目的,扩大历史所藏甲骨墨拓珍本整理与研究的视野,深入挖掘每宗甲骨资料的来龙去脉及其学术史价值,站在学术前沿,把握甲骨学科发展方向,走出象牙塔,横向加强与海内外甲骨收藏单位的交流合作,在整理研究中搜集补充甲骨新资料,并注意吸收甲骨文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呈献我们的新知新获,同时配合甲骨学科建设并加强中青年高端专业人才培养,不断奉献出我们的精品力作。近十年来,我们编纂推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墨拓珍本丛编”,先后整理研究与著录出版了10种总计9230片殷墟甲骨文的学术著作,列举如下:1.《云间朱孔阳藏戬寿堂殷虚文字旧拓》(上下册,线装书局,2009年12月)。2.《张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线装书局,2009年12月)。3.《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集》(上中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8月)。4.《俄罗斯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藏殷墟甲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2月)。5.《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上中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0月)。6.《殷墟甲骨拾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月)。7.《笏之甲骨拓本集》(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0月)。8.《重庆三峡博物馆所藏甲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1月)。9.《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1月)。10.《符凯栋所藏殷墟甲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网:按照上述文献的出版时间顺序,请您逐一介绍下这些甲骨文材料的整理研究工作以及出版情况。首先,朱孔阳藏戬寿堂拓片是什么来历?有何特殊之处?宋镇豪:《云间朱孔阳藏戬寿堂殷虚文字旧拓》收录的,是上海著名收藏家朱孔阳所藏戬寿堂甲骨拓本,依当年王国维《戬寿堂殷虚文字考释》一书的体例编次。戬寿堂甲骨最初为丹徒刘鹗铁云所藏。刘氏搜购甲骨文始于1901年,自称“总计予之所藏约过五千片”。1909年刘氏获罪流放新疆,所藏甲骨散失,其中近千片为罗迦陵所获,罗氏曾请王国维编集《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书为石印本,印刷不精,甲骨拓片模糊不清。上海朱本的戬寿堂旧拓凡639片,拓工精良,属于戬寿堂甲骨尚未残损时的早期佳拓,远较王氏《戬》完整,甚至比《合集》还要上佳。朱氏又藏编余的甲骨文拓片、摹本《甲骨文集锦》二卷,上卷名为《殷虚文字拾补》,收入135片;下卷名为《殷虚文字之余》,收入158片,合计293片。这两批拓片虽不见于王氏《戬》,因有一部分显然是《戬》甲骨的反版、正版或骨臼的拓片,只是其间失联而已,可知为戬寿堂同批之物。全部拓片中有近百片《合集》未收。现结集出版,使往昔戬寿堂同批甲骨材料得到齐整著录。中国社会科学网:张世放藏甲骨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宋镇豪:《张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以拓片、照片和释文相对照的形式,著录安阳“四堂书屋”张世放先生所藏甲骨文凡385片,大抵为安阳小屯村北出土。其中一期武丁时师组卜辞8片,宾组卜辞193片,子组卜辞1片,二期祖庚祖甲时出组卜辞98片,三期廪辛康丁时何组6片,四期武乙文丁时无名组11片,五期帝乙帝辛时黄组68片。有的甲骨有涂朱、填墨现象。又有龟腹甲,断裂的边缘两侧各钻一排4个小孔,共8孔,两两相对,是当时为避免出现裂缝的龟甲断开而用细绳穿联。有半块龟背甲,钻凿灼数组施于反面肋部,为难得之品。有的龟腹甲,色泽黑中泛青。有的甲骨因与长期与铜器一起瘗埋地下,受铜锈侵蚀而呈绿色。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材料,比如第236片“贞外亡忧”,可窥见商王的内忧外患意识。此外,还发现一些新字及新字形。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一直是学界颇为关注的,此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集》著录情况如何。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集》著录甲骨凡2023片,原为郭沫若、胡厚宣、容庚、康生、罗福颐、罗福葆、王杏东、王献唐、顾铁符、易忠、罗守巽、叶玉森、郭若愚、徐宗元、徐坊、臧恒甫、顾承运、陈侃如、邵友诚、方曾寿、周伯鼎、蒋楚凤、英国考文夫人及北京琉璃厂庆云堂、韵古斋、振寰阁、富晋书社和北京文物商店等二十八家的旧藏品。甲骨的出土年代,多数是殷墟早期发现品,部分属于20世纪20年代及1937年至1945年抗战期间殷墟盗掘出土后散落民间者。本书以甲骨彩照、拓本、释文与来源著录表四位一体的形式,贯之以“分期断代,按字体别其组类,再按内容次第排序”的体例编集,上册为甲骨彩版,包括有字甲骨1920片、零星小碎骨41片、无字甲骨32片、伪片30片的彩色照片;其中已被《甲骨文合集》收录889片,《甲骨文合集补编》收录389片,仍有642片未经著录。中册为甲骨文拓本。下册为甲骨释文和6种检索表格。彩版首开甲骨正、反、侧边照片兼具的著录样式,侧边照片便于更好地观察钻凿形态与边侧文字,以及甲骨边缘锯截错磨整治等人工干预痕迹,其上下左右碴口的厚薄断口状,可提供甲骨拼缀的验证。中国社会科学网:您前面提到了俄国藏甲骨材料,对这些材料的整理和发布是中国学界长期期待的。宋镇豪:是的。我们完成的《俄罗斯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藏殷墟甲骨》著录甲骨凡202片,为1911年前后俄罗斯著名古文书研究家黎哈契夫(Н.П.Лихачев)托一位中国官员购得,二战前归圣彼得堡冬宫保管。黎哈契夫曾与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汉学家伊万诺夫(А.И.Иванов)教授合作研究过。1932年前苏联科学院语言思想研究所布那柯夫(Ю.В.Бунаков)进行过专题研究,所著《安阳龟甲兽骨》(ГадательныекостиизХэнани/TheOracleBonesfromHonan,China)在1935年问世,甲骨文著录发表却因卫国战争而未果。1958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胡厚宣教授奉中苏科学合作协议,到该馆考察并选摹一些,又请苏联学者刘克甫(М.В.Крюков)先生稍晚代摹了一部分,合计79片,《甲骨文合集》采用了27片。1981年胡厚宣教授委命重新摹录一过,可惜《甲骨文与殷商史》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刊出时未按原大小发表,版面经缩小,利用多有不便。当时我们还做了比较详细的考释,后刊于《出土文献研究续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这79片摹本,胡厚宣教授还按原大小收入《苏德美日所见甲骨集》(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他殷切“希望爱米塔什博物馆早日把全部甲骨的照片和拓本予以发表”。2012年,爱米塔什博物馆东方部玛丽娅(М.Л.Меньшикова)博士在《只有文字尚在发声》(Звучатлишьписьмена/InWrittenWordsAlone,2012)一文公布了8片甲骨的彩照。然而遗憾的是,受条件所限,爱米塔什博物馆甲骨文藏品从未传拓过,甲骨照片也绝大多数未有公布,摹本著录均不全,这批甲骨的全部真容到底如何,始终是个谜。现在我们与俄罗斯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合作整理著录全部甲骨藏品,以彩照(包括甲骨正、反、侧边)、墨拓、摹本、考释为一体的著录范式予以公布,用中、英、俄三种文字对每片甲骨释文加以简说,实现了学界长期以来的期盼。中国社会科学网:罗振玉曾长期寓居旅顺,旅顺博物馆馆藏有其较多甲骨,在您主持的项目展开过程中我们曾做过介绍。那么,最终出版的《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有关著录情况如何?宋镇豪:《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著录甲骨凡2217片,包括有字甲骨2211片、无字甲骨3片与伪刻3片,蚌笄头刻辞1枚。主要为“甲骨四堂”之一罗振玉(雪堂)的旧藏品,少量为日人岩间德也藏品,属于安阳殷墟早期出土品,《合集》仅仅收了587片(拓片533、摹本54),绝大部分没有公布发表过。甲骨文的时代一至五期皆有,缀合58组(自缀11组),发现新字及新字形30多个,大大充实了甲骨文字库。我们也是按照彩照(正、反、侧边)、墨拓、摹本、释文简释与著录表前后一系的范式加以编集,是一部融学术研究与资料著录为一体的大型甲骨著录书。中国社会科学网:《殷墟甲骨拾遗》主要搜汇了哪些甲骨?著录有什么珍品?宋镇豪:《殷墟甲骨拾遗》著录安阳民间所藏甲骨凡647片,计第一期228片,第二期186片,第三期33片,第四期11片,第五期189片。有不少稀珍之品,如人头骨刻辞、涂朱鹿头骨刻辞、牛距骨绿松石镶嵌刻辞等。特别是第二期中有179片出组卜辞群,可能出自一坑,有一片大骨版,字数多至52个,贞卜某日可狩猎获虎,契刻齐整,文例犁然有序。即使是残片只字,碎骨遗珠,也每有义可掇。如第65片“买刍”,第366片“于方立史”,第449片“冀方”,第454片“亚侯”,第602片猎获“兕二十”。第456片历二类“辛巳贞日又非祸”,与《合》33710“辛巳贞日又其告于父丁”、《合》33704“[辛]巳[贞]日在西祸”、《辑佚》658“辛巳贞日又其先……”同日数贞,为天象异之占。也是采取甲骨彩照、拓本、摹本、释文的著录体例编著。中国社会科学网:据闻笏之甲骨的流转保存较为曲折,您还曾到东京观察过这批甲骨。宋镇豪:《笏之甲骨拓本集》著录原笏之高鸿缙辑集甲骨拓本凡1867片。原骨不少已流落日本,有的曾著录于林泰辅《龟甲兽骨文字》(1918年)、金祖同《殷契遗珠》(1939年)、《龟卜》(1948年)、饶宗颐《日本所见甲骨录》(1956年)、渡兼庸《东洋文库所藏甲骨文字》(1979年)。其中的一批甲骨,曾归日本河井荃庐(18711945)收藏,二战中1945年3月10日美军空袭东京,位于千代田区九段富士见町的河井宅邸波及,甲骨遭到战火焚烧,损严重,劫余的甲骨后来入藏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松丸道雄《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1983年)有著录。数年前,我应邀访问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在平势隆郎教授陪同下,观察过这批甲骨,所见色泽灰白,开裂断缺,表皮剥落,收缩形变,损毁严重。《笏之甲骨拓本集》著录的是河井藏品未损前的早期拓本,有可能墨拓于流入日本前,保存了甲骨原先形态,片形、字迹、墨色等明显好于《东大》,弥足可贵。中国社会科学网:前次在重庆曾听您提到重庆三峡博物馆藏甲骨,请您介绍下在三峡博物馆的有关研究工作。宋镇豪:《重庆三峡博物馆所藏甲骨集》著录甲骨凡210片。这批甲骨中小部分系端方旧藏,又归罗福颐,后为重庆博物馆购藏(20片);大部分购自孙作云(90片)及重庆白隆平(67片);还有一部分为卫聚贤、罗伯昭捐赠。当年《甲骨文合集》著录了36片,其后《甲骨文合集补编》又著录3片(与《合集》相重1片)。此次对全部甲骨藏品进行拍摄、墨拓和整理研究,按彩照(正、反、侧)、拓本、摹本、释文、表格前后一系的著录范式公布出版。这批甲骨有一些重要内容,如第1片可与《怀特》898、《文捃》884缀合,“元示五牛,二示三牛”与“元示五牛,它示三牛”同贞,讲到殷商直系先王上甲元示与二示的神主配置,“二示”与辞位相同、用牲数也相同的“它示”对文,抑或并非通常认为的示壬、示癸两位直系先王,似另有所指,比如《合集》22098(午组)就记有“二示父丙、父戊”。中国社会科学网: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是什么来历?宋镇豪:《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集》这批甲骨原为刘鹗所藏,卒后甲骨散出,部分为徐宗元所得。徐氏(19181970)出生于奉天省(今辽宁省)凤凰城,字尊六,1944年应聘中国大学研究院执教中国上古史和甲骨文,后又历任中法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天津河北省女子师范学院副教授、福州大学副教授、福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兼史地专修科主任、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并代理中国史教研室主任等。生前著有《尊六室甲骨文字》,凡264片,有手订考释。该书1987年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原拓工欠佳,墨凝腻,或拓纸划痕受损,考释文字书迹模糊,印刷亦不精。1977年2月8日历史所以一千七百元从徐氏家属手中购藏了尊六室甲骨,今我们据徐氏原藏重加墨拓整理,其中254片见于徐书,10片不详下落,又补遗5片,合计269片,其中有24片《合集》、《合补》未收,有关缀合21组。新编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甲骨拓本,序号一遵徐书排次,增补了徐书所漏的一些正、反、臼拓,原本的一批摹本,也都换成新拓本。第二部分为甲骨释文,对徐宗元手书考释作了校订和标点重排,后附新释文,并标注每片甲骨的材质、分期、缀合信息等。第三部分为著录检索表。堪成为一部甲骨著录的新书。中国社会科学网:请您介绍下符凯栋所藏殷墟甲骨的重要内容。宋镇豪:《符凯栋所藏殷墟甲骨》著录山西太原符凯栋所藏殷墟甲骨文116片及安阳傅林明所藏卜骨两大版。以甲骨彩照、拓本与摹本附释文的形式刊布。书中第1片武丁时组卜骨,反复卜问何日翦伐“失”国。据《逸周书 世俘解》述周武王伐商,有“告禽(擒)霍侯,俘艾(侯)、佚侯”的记载,甲骨文中“失侯”(《怀特》360),为武丁时的侯国,其地在殷西。此片的重要性,在于得知“失”国先前曾是殷敌国,一度遭到武丁翦伐,稍晚才成为武丁王朝的侯国。商末周武王翦伐大商“俘佚侯”,已是后话。第79片置鼗鼓奏乐祈雨,也不多见。中国社会科学网:当前您主持哪些甲骨文整理研究项目?宋镇豪:时下,我正在全力主持两个甲骨文整理研究项目:一个是2014年11月5日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山东博物馆珍藏殷墟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由山东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合作承担。另一个是2016年12月21日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子课题“天津博物馆藏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也是在我主持下,由天津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合作承担。中国社会科学网:请问山东博物馆藏甲骨著录的情况如何?宋镇豪:山东博物馆珍藏甲骨文数量达10500多片,旧为加拿大明义士、德国人柏根氏、上虞罗振玉、益都孙文澜、济南王惠堂、山东文管会与原齐鲁大学等所藏,当年《甲骨文合集》和《山东省博物馆珍藏甲骨墨拓集》两书,总共才收录了1970片,未经著录的多达8000片以上。中国社会科学网:请您介绍下天津博物馆藏甲骨文的藏品情况?宋镇豪:天津博物馆珍藏甲骨文数量近1800片,主要为王懿荣、王襄、孟广慧、罗振玉、王福重、李鹤年、陈邦怀、方若、魏智、徐宝祠的原藏品,其中王懿荣、王襄、孟广慧三位是甲骨文最早发现者。部分甲骨文1925年王襄曾编入《室殷契征文》,然因“印刷不精,且多割剪”,书出之后,曾蒙受不白之冤,遭到一些学者诟病,多以材料可疑,摒而不用。比如1930年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即说:“此书所列几于片片可疑,在未见原片之前,作者实不敢妄事征引。”商承祚也说:“王书纸厚墨重,笔划侵蚀,字形恶劣,讹误百出。”1932年商氏在《甲骨文字研究》一书中还怀疑说:“殆王(襄)氏摹刻而自欺欺世也。”但到1935年,郭沫若在《卜辞通纂》“述例”中对自己的看法作了郑重纠正:“余曩声言其伪,今案乃拓印不精,文字多上粉,原物不伪,特正于此”。孙海波撰《室殷契征文校录》,力证其片片皆真。邵子风在《甲骨书录解题》也辨析说:“今观书中所录各版,颇多讹误,去真已远,故书初出时,论者见其文字契刻殊劣,疑为赝品。然……王书材料非伪,惟因各版割裂剽夺之处甚多,复由作者手加摹写,故文字失真,有似于伪耳。”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在《殷墟发掘》一书中更明确指出:“王氏精于鉴别,书中并无伪品。”中国社会科学网:关于山东博物馆和天津博物馆两馆馆藏甲骨,你们展开了哪些研究工作?宋镇豪:两馆所藏甲骨文,其实均未彻底系统整理和全面公布过,经过长达近60多年的“冷封”,有的骨片面临破碎粉化,有的文字残泐消磨,不及时清除污垢虫蠹对甲骨的腐蚀,则将因人为物故或其他自然因素而招致“甲骨文收藏之日即澌灭之期”的时代遗憾,尚且不要说对甲骨古文字研究、出土文献学与中国上古史研究所将造成的损失了。这两大课题别开生面,科研单位与收藏单位共同展开对甲骨文的保护整理和科学研究,可以引导甲骨学科发展方向,拓展学术研究领域,把握学术研究契机。不是因循守旧,而是与时俱进,传承与研发并重,继往开来,合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为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增添活力,对今后科研专项的开展有鼓舞人心的推动作用。我们遵循“保护第一”的原则,就两大宗甲骨藏品展开保护性整理与全面研究,多角度高清晰拍摄、整体性墨传拓,辨其真伪,别其组类,分期断代,残片缀合,释读文字,缕析文例,诠解史实,最终将编著完成两部融学术研究与资料著录为一体的《山东博物馆所藏甲骨集》与《天津博物馆所藏甲骨集》,为甲骨文和殷商史研究提供新一批珍贵的资料,历练造就一批后起的甲骨学科研究新秀。我们在整理研究中,还设立了“甲骨文字契刻工艺微观察”的专项课题,运用自然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通过甲骨文实物超景深数码显微镜物理测量、显微合成、3D模型重建等方法,获取有关潜信息,尝试从甲骨文书刻角度破解甲骨组类断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岁末年初的思考和期待中国社会科学网:现在临近己亥春节,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40周年。在2019年,回望40年走过的学术道路,您有什么感触?宋镇豪:2018年是祖国改革开放40周年,恰好也是我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甲骨文古史研究整40年,可谓声气与同。如今,甲骨文研究受到国家与社会各方高度重视,在甲骨学发展史上际遇铸成,甲骨文研究呈专题化、精准化、系统化、规模化和数字化,甲骨文与甲骨学研究面临的种种新老疑难有望得到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和甲骨学科人才培养有望得到落实,中华典籍整理工程建设有望增添新助力。2019年也是甲骨文发现二甲子的有纪念意义的年份,我想,辞旧迎新应赋予其六方面新内容:一是注重多元化、多路径的甲骨文研究理论、方案、方法及甲骨学科体系的构建;二要重视文理结合、跨学科、同方向、开放式的协同创新攻关,加强大数据时代甲骨文献资源数据库与智能深度识别甲骨文字信息应用平台的规划建设;三是有利于甲骨文抢救性保护措施的落实,有利于全国甲骨藏品家底的清查、保存现状的调研和科学展示;四要把握甲骨文研究与应用的深化趋势,突出重大项目与重点课题设置,特别是以大宗藏品单位甲骨文的全面彻底再整理与精细释读为主体展开,具有标志性示范的作用,预示着甲骨学科未来若干年的总走向;五要在不断推出学术精品的同时,注意甲骨文研究人才的培养,有序培育一批新的甲骨学科研阵地;六要加强甲骨学术史的钩沉探赜,揭开尘封的旧事和甲骨出土后辗转流传的风雨沧桑,对甲骨学的传承有促进作用,可以满足人们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渴求和传统文化的陶冶,凝聚国民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提高中华古老文明的影响力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但也应看到,当今甲骨文与甲骨学研究也面临不少问题,如选题重复,课题碎片化,甲骨字体组类区分标准不一,呈琐碎化。甲骨文字考释或拾陈蹈故,或标新立异,传承性与自我性两极分流,弊端明显,研究面临瓶颈,难以形成共识。考古出土整坑甲骨所拥有的组类属性,与同出考古遗物遗迹的年代界定,是研究甲骨组类分期的重要依据,应该重视运用考古学方法,标准化断代,对甲骨出土地点与地层情资、坑位与甲骨瘗埋层位迭压状况、甲骨钻凿形态、共存陶器类型与考古文化分期乃至与周围遗迹的关系,进行精细分析,这对解决当前甲骨学界有争议的断代问题,有返朴归真的意义。应加强门类各异、相得益彰的甲骨文专题研究。甲骨文字的考释是与时俱进的,通过相同及不同类组卜辞文例与辞例的场景语法语义辨析,确定相关字的词位、词性、用法及字体部件构形分析,结合金文及晚后的简帛文字等其他古文字,察其流变,集成不同历史时期每个单字构形变化的信息包,上下求索,由已知推未知,钩沉文字与史的表里,实徵殷商考古发现,能使一批同词位、词性的甲骨文字释义得到整体坐实。且用宋代朱熹诗“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以励志。中国社会科学网:展望2019年,将迎来甲骨文发现120周年(18992019)。学界将有什么重要的学术活动,您是否将推出一些新论著新成果?宋镇豪:2019年是殷墟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我们与有关方面正在筹备高层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落实甲骨文物陈列展,组织甲骨文书法巡展等一系列纪念活动。我们将推出一批学术研究成果,这二三年内还要公布若干种重要甲骨文著录集。如《殷虚卜辞旧拓集》,是本之加拿大明义士(JamesMellonMenzies)《殷虚卜辞》的新编,原书1917年由上海别发洋行石印本出版,著录甲骨摹本凡2369片,原甲骨藏南京博物院,迄今未见拓本集出版。我们整理公布这部历史所藏《殷虚卜辞旧拓集》,可弥补学界一直以来的期盼。《绘园所藏甲骨》收甲骨102片,系何叙甫赠商承祚的墨拓本。《殷虚书契四编》著录甲骨131片,是罗振玉《殷虚书契》、《殷虚书契菁华》、《殷虚书契后编》、《殷虚书契续编》之后的一部甲骨拓本集。《历史所藏甲骨文拓》凡一函二册,共166片。原系刘铁云旧藏,今分散归上海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旅顺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天理大学、俄罗斯爱米塔什博物馆所藏。拓本为早期拓本,故而保留了甲骨的原初面貌。有的虽然见于旧著录,但只是摹本;有的比旧著录更清晰、更完整;有的则从未著录过,属于新材料。《甲骨文捃》共四册,乃曾毅公择取甲骨墨拓及摹本3667片粘贴而成,原为孟定生、山阳何氏、凡将斋马衡、端方、陈潍生、徐旭生、柳风堂张仁蘸、罗振玉、周肇祥、姚师魏、粹雅堂、叙圃何遂、通古斋黄、孔德、胡厚宣、明义士等所藏甲骨。有些见于不同的旧著录书,有些仅见此书,可以据以追踪厘清有关甲骨的来源、流传与收藏事略。由于是早期拓本,保留了原初较为完整的面貌,为海内外难得一见的孤本,可为学界提供融学术信息与资料著录为一体的重要甲骨著录书。中国社会科学网:最后请您略作小结,做为本次专访的结束。宋镇豪:新世纪迎来了甲骨文保护整理与科学研究的新时代,也带来了新际遇和新期待,造就斯学领域应有新作为,我们将打破境界,同向聚力,发凡契志,启新立行,一以贯之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沉心静气,厚毓致远耕耘于古文字与古史研究领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明而克躬尽力。中国社会科学网:谢谢您对中国社会科学网的学术支持!我们将继续关注甲骨学的新进展新成果。宋镇豪:深入挖掘每宗甲骨资料的来龙去脉

宋镇豪研究员青年时与导师胡厚宣先生合影宋镇豪:深入挖掘每宗甲骨资料的来龙去脉

柯昌济先生、张政先生与宋镇豪研究员1984年合影于西安(本次专访图片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先生提供。谨此衷心致谢!)精彩推荐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任编辑:黄 排版编辑:黄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