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凝视”快手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8-04-12   浏览:598次  

导读:本文是混沌大学创新院18级二班六组苌江在创新院《人文社会学》模块的作业,用“无用之用”的视角对快手这个产品的理解。 上完王强老师的课,让我们学习从人文的视角观察某项事物,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凝视”出基本的规律和本质。 我理解所谓“凝 ......

“凝视”快手

本文是混沌大学创新院18级二班六组苌江在创新院《人文社会学》模块的作业,用“无用之用”的视角对快手这个产品的理解。

上完王强老师的课,让我们学习从人文的视角观察某项事物,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凝视”出基本的规律和本质。

我理解所谓“凝视”就是一种带有感悟性和体验性的观察,这种观察要求我们放下自我日常的偏见,放下我们惯性的思考方式,用一颗“新鲜的心”去看我们的观察对象。

“凝视”快手

最近埃隆马斯克再次刷屏,这位老哥再次把火箭玩出了新高度。而我的爱好其实跟马斯克非常像,只不过他是把火箭送上太空,而我是把火箭送给主播。

我就“凝视”一下热门的商业话题:快手直播。

“凝视”快手

直播的商业模式营销策略等留给各位商业大神分析,我来聊聊快手直播背后的少许人文现象。

说起直播,虽然平台各种各样,但话题最逃避不了的一个平台是:快手。

我们不说商业元素,只说平台的人文气质,那么,我们先从“起名字”这点入手。

想在一个视频社交平台得到别人的关注,名字必须要有特点。但起名字的特点一定要符合这个平台的特色。

举例,以下是我抖音的名字:

“凝视”快手

抖音更注重时尚有趣(起名风格跟微博更类似)所以甚至直接用微信的名字也ok,不会妨碍与人交流。

但是同样的名字用在快手上基本行不通,这就是平台人文气质的差距,也是我要分析快手的原因。快手远远不及抖音、yy、一直播等平台时尚,但是收入却一直名列前茅。

下面是我快手的名字:

“凝视”快手

细心的老师也会发现两个不同的平台,我用的头像logo也是完全不同的气质。在这里只是拿起名字举个例子。

在各类平台中,快手是最被非议的一个平台,很多人觉得它“土、low、低俗、粗鲁”。而如果你凝视它的话,你会发现它生命力如此旺盛却也符合了很多规律。

审美的标准,是人性标准的放大和变异

说到快手,我却要举一个好莱坞的例子。好莱坞商业片最标准的法则,可以用一个顺口溜概括:kiss、kiss、bang、bang。

bang的意思,就是开枪的发音:邦!(四声)

“凝视”快手

看到这里您可能觉得好笑,但是很遗憾,从有内容的历史开始,对大众有最广泛吸引力的内容就是“金钱、暴力、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凝视”快手

而实际上,直播甚至娱乐的本质,不过是“金钱、暴力、性”的滤镜美颜柔和版。

我们先谈谈“金钱”

从表面上看,主播们会肆意谈论张扬谁开的什么炫车,谁一晚上挣了多少个w(万)。

在平台中,谁消费最高,谁叫做至高无上的榜一,你只要最有钱就是大哥就最有面子。大家会比谁的车好,谁每天泡在ktv,谁去三亚旅游了,谁又买了个大房子等等。

在这个氛围下,消费的粉丝们也培养出了一套规矩,那就是对金钱的敏感。

但如果我们凝视其中,你会发现在我们定义粉丝“崇拜金钱”的背后,他们更加遵守金钱铸就的规则。其实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尊重游戏规则”千差万别!

比如一个游戏,如果所有人都无限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个游戏的体验会变得非常糟糕,会让受众很快失去游戏的乐趣(好像《绝地求生》中各种神仙外挂)。

同样一个平台中,当开始出现了用户普遍尊重的游戏文化规则,说明这个群体已经有了建立正向文化价值观的基础!

其次是暴力

快手平台的主播很有黑帮感,大哥文化、古惑仔仍是风靡不减。许多主播直播时身后都站着各种小弟,徒弟。为什么?

人多势众,人多才显得有人气有力量,才有的威慑感。另外暴力感要通过视觉来表现,比如纹身、墨镜、黑衣等,这点不再赘述。

总之,暴力值的高低来源于团队力量的总和,而总和的力量感要体现在人数多少以及服装造型和语言风格的统一。

同样,如果我们带着有色眼镜,这又是一群无脑的“暴力爱好者”。而当我们凝视这群人,你会发现他们崇拜“力量”。

是因为力量带来的统一,统一就必定出现文化,无论是师傅文化还是团队文化,都拥有了一个滋生的土壤。

性:这点不多赘述,因为比较敏感

但其实这个平台里对待“性”这个话题,却非常的平等与和谐。大家不再像传统的中国人那样谈性色变,反而经常自黑和当段子传播。

这点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因为看似这是“低俗”的,但在我看来,这是群体有自我、有自信的表现。这里不会因为说女主播是“小骚牌”而惹女权主义的唾沫,说到底,是这里的女性反而打心里跟男性一样平等。

真正觉得平等的情况下,才能自信的把一些东西看淡。

小总结:

很多人爱讨论审美,定义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可是人毕竟都有自然属性,对美丑的定义能一致吗?

举个例子,在一只蝎子的眼里,蒙娜丽莎的微笑也许丑陋至极。同样,那些所谓高雅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人性审美中的放大和变异。只不过形态不同。

因此,美与丑概念上可以用来阐述和沟通,但是从各位的心里,请不要有审美的鄙视链,这样你会看不清当前的用户心态。

综上所述,其实穿的少的主播从本质上来说跟维多利亚秘密的模特没有任何区别,我们的分别心实际上来自于不同的包装和洗脑。

而实际上,不同就只是不同,不同不是错误。

快手文化与国外文化的对比

李善友教授经常教导我们,要找到不同事物中的相同点,要拉宽尺度寻找一类现象的共性。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作业,肯定要多角度思考问题。

我把快手文化的样本总结后寻找相似性:有没有某个历史阶段符合一种特别“俗”的文化成长?有没有一个国家的面积人数能跟我国做对比?有没有一群人的社会环境和快手人群有类似?

经过寻找,我确实发现了可能让人惊叹的答案。

它源于底层民众、充满对金钱、暴力、性的平等式宣扬、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快手文化跟美国黑人文化惊人的相似。

美国黑人文化对金钱、权利、势力的向往,同时美国黑人文化中也不可避免的充斥着对暴力的执念。

如果社会处于一个极速发展的态势,而法律又逐渐健全时,人性中被压抑的部分会转向文化。这也是黑人文化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强烈说明本人不是地域黑,也没有任何歧视)

同样的事情正在发生在今天的中国,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法治又属于逐步完善和规范,这样人们反而开始建立新的文化规则。

也许有人有不同意见,黑人文化中的R&B、hip-hop,都是很尚很艺术的,怎么能跟现在快手的“喊麦”做对比呢?

原因很简单,一个文化的发展,同样需要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双重变量。

现在中国的状态还是在时势造英雄,快手文化还未出现一个有超强艺术天分的人,将这种文化进化成为更为主流。类似迈克尔杰克逊或 jay-z 。

我先看一下 jay-z 的故事:

原名为 Shawn Carter的Jay-Z 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玛西公屋区长大,这里离他现在定居的曼哈顿 Tribeca 区不过 4 里半路之遥。

所谓的公屋区,不过是数幢标有数字的建筑。童年的 JayZ 喜欢用消防水龙头的水喷人,也喜欢打篮球、骑单车。六年级的时候他喜欢上他的老师,因为老师说他聪明。

他喜欢阅读。在家里,他会写一些有押韵的文字,他喜欢听和模仿迈克尔杰克逊。家里整天播着他父母收录的大碟,他把他的家称之为派对屋子。

到了他11岁的时候,他的叔伯给人刺死,受到兄弟死亡刺激的父亲转向毒品并离开了家。于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变得非常内向,不肯跟任何人接近,并在青少年开始参与毒品交易。

Jay-Z 回忆,他成长于里根时代,毒品无所不在。他们家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倒也不至于挨饿。

但那时候,少年的自尊心尤为敏感,像不想穿上脏兮兮的布鞋去上学,同一件衣服不想一穿再穿,所以无可避免地,他也沾上了毒品,“其实在那个年代那种背景,这种事实属平常”。

Jay-Z 选择跑去新泽西特伦顿贩毒,经常一离家就是数月,这样倒给他免除了不少麻烦事。当年的玛西公屋区是一个危险区,Jay-Z 有不少少年朋友就在自家门前做毒品交易,后来不是死了就是给关进了监狱。

Jay-Z 去了特伦顿,那里毒品的价格可以翻倍或 3 倍。在经营毒品交易的同时,JayZ 仍然没忘记音乐。从事毒品交易给他带来了不少金钱,最初 Jay Z 还想力图两者兼顾。后来在毒品交易和音乐之间他选了音乐。

作为一个生涩的饶舌艺人,他不能为自己的作品找到任何厂牌。于是在 1995 年,他和生意伙伴 DamonDash、KareemBurke 组建了自己的音乐厂牌 Roc-A-FellaRecords。

他的人生轨迹与很多快手主播很相似:大家都是出身底层,却凭借自己的天分开创了新的文化领域。

中国快手文化还未成主流,也许是在等待一个能让目前的通俗艺术与快手的“低俗”艺术巧妙结合的人物。

这个人还没出现,但一定会出现。因为快手文化也在快速的迭代和进化。举个例子:现在流行的可不是街舞,而是“社会摇”。

当然,各位也可以觉得把这段跟美国黑人文化的类比仅仅当成是个“恶趣味”的玩笑。

可是无法回避的是,这个群体文化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化衍生(衍生出了只属于这个群体的口头禅、造型服饰、表演风格等),有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迭代(快手主播的播出内容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甚至有了独特的文化生态。

请不带有色眼镜的凝视类似“快手文化”的人群

在中国数量庞大的二线三线城市,专科、高职等学历人群总数要远远高于大学本科以上人群。总体处于一个大学生和中专生大幅度增加的时代。很多 17、18 岁的孩子就早早步入社会打工进厂。

“凝视”快手

因为学历的上升,时代的变革,加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这代二三线城市(包括一线城市打工)人群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休闲时间和娱乐时间。

这些人因为步入社会早,有了一定的收入来源,有了财务自主权,他们更愿意按自己的意识进行消费,这也就出现了一个月挣 3000 块,敢拿 1000 块打游戏、打赏主播,敢从工厂出来就去夜店,也经常相约看个电影。

也许他们现在还没掌握主流话语权,但他们却经常进行甚至高于主流的“精神消费”,是特殊的“精神贵族”。一群无法掌握主流话语权的“精神贵族”。

不同于一线城市的白领的网络购物,他们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网络音乐」。可以看到他们宁愿削减自我的生活质量,但必须使自己的心理和精神得到满足。

这个群体的消费体量,一直被普遍低估,或者说没有被开发,在很多领域几乎没有可为他们代言的内容。

你无法想象,月收入在 3500 元以下的人群有多么庞大,也就是说,我们无法想象他们的市场其实有多么多么的庞大。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需要有自己风格的娱乐形式,于是“快手”才横空出世,满足了这个群体的“人文表达”需求。

虽然之前说了快手在很多人看来的“低俗”问题,而实际上,我看到这个群体的人,他们也许爱看那些滑稽博眼球的表演,也许他们听不懂交响乐,也许他们就是爱说特别土的笑话,但是我们感受到的他们:“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他们似乎麻木,把生活变成活着,迷茫。但他们同时又是快乐的、坚强的、乐观的。

他们像是两个极端的结合体,一方面他们处于社会的所谓中下层,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一方面他们内心无比向往美好的未来,甚至相信未来会变的无限美好,哪怕也许终究只是梦一场,但他们还是坚信。

他们一半是苦涩的海水,物质的艰涩和生活的艰辛使他们处于一个茫然的循环。他们另一半又如同燃烧的火焰,对未来充满了说不清哪里来的信心,对不完美甚至平凡的自己又怀抱着超人般的自信。

他们一半像抑郁症般呻吟的患者,一半又像获得了尼采般的超人哲学的诗人。

他们一半向往都市中“小时代”般的繁华,一半又坚守小圈子里朴实而踏实的平淡。

他们一半相信生活就是一场苦难,我必须忍受所有的一切,一半又信奉“莫欺少年穷,长风破浪会有时!”

他们可以忍受流水线枯燥的机械式的十二个小时,同时他们又会在疲惫中像打了鸡血一般的网游,看直播来寻回一种仪式般的存在感。

在美术体系的素描中,最有魅力的是明暗交界线,而他们,就是整个世界的明暗交界线。这个群体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这个群体心灵最深处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阳光。

关于“他们”的总结

他们不是参天的大树或者娇艳的花朵,更多像我们不会在意的的野草,野蛮生长,生生不息 ,在我们所谓的高大上、炸天的旁边,肆意的生长着,如此的有活力!

他们像是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不逃避责任,即便被很多东西压的喘不过气来,但他们仍然相信,终有一天会得到解放,去一个充满光明的远方。

也许,他们比我们更加“相信未来”。他们的情怀、生活,比我们更适合《相信未来》这首诗: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之前我还在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成年人了,还为拥有了一双滑板鞋就如此的开心,如此的快乐甚至如此的幸福。

是没见过世面?还是真正的淳朴?他们如果只是麻木、迷茫,那么滑板鞋这种小愿望、小满足凭什么让他们感到如此幸福?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他们心底有一个地方,是那么充满希望、阳光与欢乐,对未来的自信像是一种植入骨髓的信仰,我相信我的未来会无限美好,你看,我都有了一双新滑板鞋,这说明照进现实的阳光,又比之前多了一缕,这让我多么知足和幸福。

“凝视”快手

最后的最后就是总结了

1、我们经常讨论企业、公司的经营模式,讨论企业家、创业者们的思维模型,可我们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看待“人”的视角,或在对待他人态度上,也需要引入新的思维模型?我们总想颠覆自己的世界观,可在颠覆世界观之前,我们有没有花一点心思改变我们看“人”和定义“人”的视角?

“凝视”快手

2、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审视人的视角也不会只犯一个错误。举例:当我们能看了两眼直播就给某个群体下定义说“low”的时候,也一定会在朋友圈看了某篇号称是马云的管理秘籍就马上说“对对对!说的真好。”也就是说,当我们无法学会真正的平视,也就不能学会真正的客观。

3、不管我们在研发产品还是在学习研究,当精英群体都在畅谈《乌合之众》时,应该有个声音提醒我们:也许,读懂“乌合之众”,才能看清我们自己。

4、送给大家一句我非常喜欢的《一代宗师》中的台词,无论是做研究、做企业、还是做学问,希望各位都能“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凝视”快手

5、也许对未来中国最广大的群体而言,先要肯定他们,而不是评判和教育!也不要试图塑造偶像给他们崇拜。对他们来说,生活点滴的认同胜过远大理想的描绘,相信他们创造草根文化,而非拒绝草根文化。毕竟,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本文来自与微信公众号混沌大学(ID:hundun-university)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头条网立场[p]

本文由 Maxineei 授权

头条网 发表,并经头条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头条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头条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39148.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头条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头条App 猛嗅创新!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