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8-09-07   浏览:488次  

导读:来源:蹦迪班长(ID:MrSugar008) 作者:蹦迪班长 数不清这是今年第几回了,鲜肉明星们又引发了热火朝天的争论。 首先声明,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Diss鲜肉,而且在被定义为“鲜肉”的明星里,我也有喜欢的。所以一心等着看鲜肉被喷的直男同学们 ......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来源:蹦迪班长(ID:MrSugar008)

作者:蹦迪班长

数不清这是今年第几回了,鲜肉明星们又引发了热火朝天的争论。

首先声明,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Diss鲜肉,而且在被定义为“鲜肉”的明星里,我也有喜欢的。所以一心等着看鲜肉被喷的直男同学们,肯定要失望了。同时我号召咱们一起把身体的肌肉占比提高一些,那才是判断我们是否足够爷们的一大硬核标准。

那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是因为一直在暗中观察的我,发现了很多可以展开聊一聊的话题:

对抨击中性鲜肉的一些人说,必须封杀中性化的鲜肉,否则“少年娘则中国娘”;

对支持中性鲜肉的一些人说,男性明星更中性化,说明我们这个时代更自由了、更多元了;

有人从资本与市场的层面看,认为鲜肉成为主流,是流行文化市场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是资本、大众的自主选择,很民主、很市场经济。

我十分希望自己所在的时代,向更多元、更自由的方向前行,这应该也是绝大多数人的期望。说白了,就是希望自己过得更爽一点。

所以我认为,在这次大讨论中,从历史、现在、资本、市场,这些角度看一看我们是不是更自由、更多元,看一看老戏骨不敌鲜肉的真正原因,比单纯的Diss或支持中性鲜肉,要有意思、更有意义。

因为影视领域是男星们的主要战场之一,所以我就聚焦在这一领域,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一、荷尔蒙飞扬的初代“天团”

我们真正开始拥有自己的“文化市场”,是在80年代。改革春风吹进门,文艺工作者们抖精神,用一部接一部的新时代作品,真刀真枪地干出了一代人的春天。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这张照片拍摄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咱爸咱妈那代人看电影的尺度可能超过你想象

从自由的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期,很多电影电视剧不再肩负阶级斗争的重任,可以撒欢地展现新旧时代的冲突,讲述非英雄,甚至反英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吃喝拉撒。而最早的、市场意义上的男明星,就是在那个时期里诞生的。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中国影坛初代天团

其中,姜文、陈道明、王志文、张丰毅、唐国强、濮存昕等大腕,可以组成占据C位的一线男星天团,是那些年里的流量与颜值担当。而且这是大众们发自内心的自主选择,是那个时代的市场竞争结果。

不同于浓眉大眼的杨子荣们,这一代男星们的气质不再整齐划一,有了讨论的空间,所以“谁的形象最好,谁够不够爷们,谁有没有实力”这些评价与争议,也是从那时开始兴起的。

别看这些“上古”男星现在都是老艺术家了,偶尔参加一个娱乐节目可以对后生们指点一番,但有几位在当时没少挨喷,只不过那会儿还没有“小鲜肉”这个词,而是“奶油小生”。似乎一旦沾上这个词,就意味着你只是靠脸吃饭的花瓶,拿不出像样的作品。

最典型的就是凭借《小花》出道的唐国强老师,得到诸葛亮这个角色时,有很多人喷他“就你一个小白脸也配演诸葛亮”。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曾经的唐国强老师,鲜不鲜?

而那个年代没有微博,没有网络社区,没有自媒体大号,唐国强老师没办法靠粉丝组团打Call进行反击,想摘掉“奶油小生”的标签,只能踏踏实实,靠作品说话。所以直到《三国演义》播出后,唐老师才彻底翻身,一跃成为演技派的代表。

姜文则是另一个典型,早早就担当起“阳刚”的人设,很多角色都散发着挡不住的男性荷尔蒙,最震撼的形象就是《红高粱》里的“我爷爷”。他光着膀子在高粱地里的画面,通过CCTV6发扬光大,不知冲击了多少80后、90后的童年。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中国影史上最具雄性荷尔蒙的一幕

而且同过去的杨子荣、今天的“战狼”相比,姜文当年塑造的影视形象,阳刚的气质来源不是伟大的政治任务,也不是昂扬的主旋律,甚至都算不上什么英雄。其源自于直切现实,有着更强烈的自由诉求,骨子里的力道可能更加强劲: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姜文塑造的时代Loser:李慧泉

《芙蓉镇》里的秦书田,力量来自在罪恶的时代里“活下去”的信念;《本命年》里的李慧泉,力量来自固守传统的小人物,在市场经济新大潮中的挣扎与痛苦;《北京人在纽约》里的王启明,力量来自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中的厮杀奋斗。一句话,姜文的力量来自于不逃避过去,不回避现在,来自于真实的矛盾冲突。

现在Diss中性小鲜肉,呼唤男性力量回归的人,其实呼唤的就是让姜文、陈道明这种感觉的年轻男明星多起来,并成为不输于小鲜肉的主流。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陈道明始终是精致男性的首席代表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濮存昕是很多大龄女性的第一Pick人选

但是要知道,如果没有当年那些现实主义题材、宏大历史题材的作品,姜文、陈道明这些男星就没有用武之地。他们与作品,是互相成就的关系,缺一不可。

作品是明星的土壤,明星是土壤生出的果实,流量为王的今天,这种关系也依然存在。

不过上古天团的这些男明星,有的是实力成分多一些,有的是偶像成分多一些,但都算不上针对年轻人打造的、更依靠颜值的“偶像派”。

二、“鲜肉”的诞生与百花齐放的千禧年时代

千禧年前后,中国影视行业,特别是电视剧行业的景象热闹非凡。

1998年是个不寻常的一年。大陆第一部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在这一年开播,宣告本土影视偶像市场开始形成。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多美好的画面

但主演李亚鹏,还算不上电视屏幕里最火的偶像派,他的风头要输陆毅一筹。凭借《永不瞑目》,后者成为很多女生心中的头号梦中情人。本质上来讲,陆毅就是当时的“小鲜肉”。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初代鲜肉陆毅

不过,陆毅、李亚鹏这些初代偶像派自出现至衰落,并没有一统影视江湖,没有成为占据最多资本、最高收视率的第一大主流势力。

为啥?还是那句话,作品是明星的土壤。那时的电影电视剧题材众多,历史、警匪、武侠、爱情、喜剧、苦情、生活、穿越啥玩意都有,可不是现在能比的。像《命案十三宗》这种尺度超大、直戳社会阴暗面的电视剧,像《走向共和》这样与中学教科书讲得不太一样的历史剧,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命案十三宗》剧照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走向共和》,很长时间我都没在电视上看过重播

总之,各类题材影视作品都有生存的空间,有多少不同的观众,就有多少不同的选择。同时,不同类型的演员也就有了展示自己、提升人气的舞台。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老戏骨们在那个年代也是主流

王志文、陈道明、陈宝国这些老戏骨,可以依靠《黑冰》《黑洞》《康熙大帝》《大宅门》继续维持江湖地位;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没有《征服》,“颜王”孙红雷的崛起没准还得晚几年

尚属新人的孙红雷,也可以凭借《征服》中的社会大哥形象,成为男生心中的人气之王,当时的风头丝毫不逊于现在的任何一位偶像;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冯远征塑造的变态角色,让我们打小就对家暴有了警惕性

还有走另类演技路线的冯远征,也有《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种家暴题材的作品可以发挥演技,给我们的童年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本土小生势力在千禧年后崛起

而以李亚鹏、陆毅为发端的本土小生流派,则陆续涌现出陈坤、佟大为、刘烨、胡歌、靳东、邓超、文章等新成员,其中一些人的作品并不输给实力派。

演艺圈的这段历史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观众多,需求也多,不同类型的题材的影视作品,只要允许拍,就有拍得好的,只要拍得好,就不缺市场。

题材众多的影视内容,就像不同的土壤,滋养了不同类型的男星。尽管因为时代原因,当时并未出现现在的中性鲜肉,但支持中性鲜肉的人呼喊多元与自由的景象,在当时的电视机里是存在的。

三、鲜肉成为主流真的是历史的必然吗?

对比千禧年前后的电视剧,近几年主流的电视、电影要面对更严格的监管,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题材日趋单一,被抗日神剧、青春偶像、都市白领、奇幻仙侠、家长里短等题材轮番垄断。

相对来说,青春偶像剧画风阳光,不必面对太多现实,所以这片适合“鲜肉”生长的土壤是日益肥沃的。但是其他现实题材的影视作品,则在近几年变得贫瘠。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陈宝国与冯远征主演的《老农民》于2014年播出,这剧涉及大跃进等话题,很少看到重播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本土小生流派是后继有人,人气兴旺,势力凶猛。李易峰、吴亦凡、鹿晗、杨洋、王源、王俊凯、易烊千玺这些标准意义上的“鲜肉”,吸引着最多的资本、最多的流量。现在身处风口浪尖的中性化鲜肉们,也可以算作这一流派的分支。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本拼图不区分C位

但是,能够以精湛演技释放出雄性魅力的姜文们,却是后继无人,势单力薄,能够延续这一流派的年轻一线男星就像大熊猫一般。担当“硬汉”形象的大陆一线男星中,张涵予已经54岁,吴京和廖凡已经44岁。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已经54岁的张涵予依然在大银幕上肩负着塑造阳刚形象的责任

姜文承载着太高的期待,所以当他拿出最新的作品时,很多人失望了。他可能真的老了,但每个艺术家都有老的一天。55岁的姜文依然站在他这一流派的最高擂台上,他可能早就想下来了,但是能把他打败的新人又在哪里呢?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他可能老了,但谁来“打败”他?

“姜文”们日趋珍稀,“陆毅”们如日中天,两大流派并驾齐驱的局面不再存在。所以很多人还惦记着无人能够代替的姜文,但想念惦记陆毅的就没那么多了。

这是资本、市场与观众自然选择的结果吗?我们真的只需要看看偶像剧就够了吗?

很多时候,我们给出的答案是No。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达康书记”们得到的刷屏机会太少了

如果我们真的不需要别的作品了,为什么完成转型不想再走偶像路线的胡歌、老戏骨“达康书记”吴刚等实力派,通过《琅琊榜》《潜伏者》《人民的名义》这些相对稀缺的作品闪光发亮后,就能掀起刷屏狂潮?

而像陈道明这种对剧本十分挑剔的老一代男星,干脆就不演戏了,我们能说市场与大众真的就不再需要他了吗?

别忘了,也就是在十几年前,我们对陈道明、陈宝国、王志文、李幼斌的现实、历史题材作品,是习以为常的,不会做出太多惊叹的。

如果我们真的只需要偶像剧,为何《白夜追凶》《法医秦明》这些本土悬疑网剧,《绝命毒师》《权力的游戏》《黑镜》《LegalHigh》这些国外电视剧,能够在互联网上成为现象级的作品?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30亿票房告诉我们:观众需要《我不是药神》

如果市场真的只需要光鲜亮丽的作品,为什么一部直面现实痛苦的《我不是药神》,能够拿到30亿票房?而鲜肉主演的诸多电影,因为质量不足而遇冷?

有人以韩国、日本为例,说鲜肉成为最大的主流是影视行业的必然结果。的确,鲜肉在韩日也是主流,很多中国鲜肉也是在韩国的娱乐体系里诞生的,现在中性鲜肉的出现,也是受韩国影响。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韩国电影《熔炉》剧照

但韩国影视市场的各个细分领域,发展得都很强劲。除了长腿欧巴的偶像剧,在他们的电影市场里,每年有很多部《我不是药神》这类现实题材电影,像《熔炉》《素媛》《辩护人》这种像砍刀一样,把韩国社会阴暗面捅个底朝天的电影,甚至直接推动了韩国社会的改变。而孔刘、河正宇、崔岷植、宋康昊这些实力派影帝也从中脱颖而出,与长腿欧巴们在韩国影视行业并驾齐驱。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千面影帝”河正宇,在韩国收入不输任何小鲜肉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出租车司机》这类直戳历史伤疤的电影,让宋康昊们有了充足的发挥舞台

在我看来,韩国这位中国娱乐行业的“师傅”,它的自由,不仅仅在于鲜肉、中性鲜肉们不必遭受非议,更本质的自由在于,不同题材、不同尺度的内容,只要不违背法律,不挑战道德准则,就能够自由地在电视里、在电影院里播出与上映。

自由是多元的前提,也是让不同类型的男星,能够公平地进行市场竞争的前提。

大家可以想想,如果韩国电影也处处受限,不允许《熔炉》这一类的电影上映,那么河正宇、崔岷植、宋康昊们是不是就没了土壤?他们是不是就拿不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本来脸就输了,还没机会拼演技,那他们又怎么和高颜值的长腿欧巴们竞争呢?

再看看我们,向韩国取经的鲜肉市场,发展迅猛,势头甚至盖过了师傅;而电影市场呢?像《我不是药神》这种作品实在是太少了。如此鲜明的对比,更能说明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反市场的。

非鲜肉派的男星们,得到的竞争机会寥寥可数。请问“鲜肉成为主流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的、自由的结果”这一结论,真的站得住脚吗?

这种现状,当然不是李易峰、鹿晗、王俊凯,乃至现在中性鲜肉们的错,如果真的将责任归到他们身上,对他们进行打压的话,会让我们变得更加不自由。

如果每次在我们声讨烂片太多、影视作品回避现实时,都把鲜肉拉出来批斗一番,那鲜肉就成了“地富反坏右”一般的万能替罪羊。

而那些真正该为此承担责任的,反而会在漫天的唾沫星子里磨刀霍霍,暗自发笑。

四、我们的市场自由吗?

如果你依然认为,鲜肉成为最大的主流是符合市场规律的,那么我们就把视野拓宽一些,看看整个文娱行业在这些年里发生了什么,看看我们的文化市场是如何被左右的。

比如说动漫。要说近十年来,国内市场最吸金的动漫IP是哪个,答案是《熊出没》。不算动画片,仅说它的大电影,最新一部的票房就超过了6个亿。如果算上周边产品,它的吸金能力更加恐怖:根据《中国文化报》的报道,得到《熊出没》正版授权的产品,每年销售额超过了25个亿。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中国最赚钱的动画

这是否是《熊出没》通过自由的、公平的市场竞争,把其它动漫IP打趴下的结果?

我觉得这个动画本身还挺好看,但依然认为,它的吸金能力能达到如此恐怖的地步,靠的并不是自由的市场竞争,而是权力主导的垄断。

自2000年以来,有关部门对各大电视台下发与动画片相关的要求:

2000年3月,要求每个电视台每天必须播出10分钟以上的动画片(省台要求30分钟以上),其中60%必须是国产片。

2006年3月,要求停播地方方言译制的境外广播电视节目,说方言的《猫和老鼠》等只能通过碟市求生。

2006年8月,下令9月1日起各级电视台黄金时间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

其中第三条的威力最为凶猛。国外动画直接被扫荡出局,国产动画一骑绝尘。这几年,《熊出没》成为各大少儿频道的霸屏者。我至今记得那应该是2014年的某个周末,窝在家里的我打开电视,想看看CCTV少儿频道、金鹰卡通这些台都在播什么动画片,结果被光头强和熊大熊二给支配了。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90年代中国各大电视台热播动画

假如把《熊出没》放到90年代,它将面临《七龙珠》《圣斗士》《灌篮高手》《变形金刚》《足球小将》《四驱兄弟》《魔神英雄坛》《三个火枪手》这些强大的外来对手。它能否把这些动画打趴下呢?想想我们小时候都爱看什么,哪些动漫最终成了我们这代人的经典记忆,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难回答。

而在B站、A站等选择空间大得多的弹幕网站,我们可以看到真正市场的、大众的自然选择结果。但是,从城市到乡村全覆盖的电视才是最主流的传播阵地。

而在影视领域,那些不回避过去、敢直面现实、揭露阴暗面的现实题材作品,是否也像国外动画片那样,遭到了驱逐?继而直接导致了今天局面?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你有多久没在电视上看过《重案六组》这类警匪剧了?

我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但咱们可以想想,像《我爱我家》这样敢讽刺官僚主义的喜剧为什么再也没有了,像《重案六组》《征服》这类警匪题材电视剧为啥不再拍了。

有几条明文规定,或许是寻找答案的线索:

2004年,黄金时间不得播放“凶杀暴力涉案剧”。

2011年5月,要求各电视台在5月中旬至7月停播原定的谍战剧、穿越剧、涉案剧以及苦情剧,改播红色电视剧。

2012年8月,对于电视剧创作提出六项要求,其中包括革命历史题材要敌我分明;不能无限制放大家庭矛盾;古装历史剧不能捏造戏说;商战剧需要注意价值导向;翻拍克隆境外剧不能播出;不提倡网络小说改编,网游不能改拍。

古装题材每月和年度播出的总集数都不得超过总数的15%。

涉案剧则根据其内容进行区别划分,如《征服》这样案件从始至终贯穿的“典型涉案剧”的(发行许可证标注“按涉案剧规定时段播出”)不允许上所有电视频道黄金档;

如《重案六组》不是一个案件贯穿的“一般涉案剧”(发行许可证标注“按规定时段播出”)允许在地面黄金档播出,不允许进入卫视黄金档;

只要是识趣的、想赚钱的资本,一定是跟着政策的风向走的。被明文点名受限的影视题材,基本上没有任何钱途可言,相应的土壤得不到资本的灌溉,能不贫瘠吗?

前文也说了,自由才是多元的前提。各自赖以生存的主要土壤不被侵蚀,不同流派的男星才能展开市场竞争,才能走向多元的结果。

如今很多题材的土壤已经濒临消失,我们又拿什么来谈市场、谈自由、谈竞争、谈多元呢?

在市场受限、需要让消费主义深入人心的大环境下,资本必然大量地注入在鲜肉们身上。而新媒体们,为了吸引资本关注,为了让自己的内容调性符合未来的风口,批判鲜肉的天敌直男群体,也是稳赚不赔的选择。本来直男的商业价值,就要排在女性、儿童、老人之后,甚至连宠物都不如,人家不揍你揍谁啊?

有资本的支持、有舆论的声援,我坚信鲜肉、中性鲜肉们的未来一定是光辉而灿烂的。但是如果市场里只有这一种大趋势,我们的未来真的能更多元吗?还是,这个结局不过是在不自由的市场里,由权力间接调控,资本直接主导的另一种“大一统”?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我更坚定地认为,我们是否能够向更自由、更多元的方向迈进,主要矛盾根本就不在鲜肉们身上。而是那些已经变得贫瘠的土壤,到底能不能重新得到灌溉。

五、拥有自由才能拥有真正的多元

在这次针对中性鲜肉的讨论中,我们还听到这种声音:中性鲜肉们能否得到尊重,关系到“另类”“少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生存状态,关系到我们这个时代能否真正地变得多元。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以蔡徐坤为代表的新型鲜肉一定会成为主流之一

在我看来,中性化的鲜肉们,在外在形象上确实是“另类”,是对过去男星形象的一种叛逆。他们的出现,确实可以让男性明星们的形象变得多元。

而且同80年代的日本视觉系乐队XJapan相比,中性化鲜肉的另类程度其实一点不算大,如果连他们都接受不了,这个社会的宽容度岂不是直接输给了80年代的日本。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同XJapan相比,中性鲜肉一点也不叛逆

不过说到底,中性鲜肉们的形象,补充的只是表象上的多元,并不触及价值观这一本质层面上的多元。

比如说,虽然都是中性形象,但张国荣在《霸王别姬》里饰演的程蝶衣,与为《开学第一课》代言的中性鲜肉们,传递出的价值观完全不同。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不符合那个时代主旋律的程蝶衣

在追求艺术之路上,疯魔了的程蝶衣眼里只有京戏,没有任何政治觉悟,所以他说了很多挑战主流价值观甚至三观不正的话:

青木要是活着,京戏就传到日本国去了;

现代戏有意思,可现代戏的服装有点怪......穿上这一身往布景跟前一站,玩艺再好也不对头了。我就怕这么一弄,就不是京戏了;

我早就不是东西了,连你楚霸王都低头了,那这京戏,它能不亡吗!报应!

而为《开学第一课》代言的中性鲜肉,虽然形象没那么主流,但是他们传递出的价值观相当主流,正能量爆棚,都是听话的好学生、好孩子。与常年在社交媒体上弘扬主旋律的主流鲜肉们是完全一致的,一定会有“努力”“学霸”这样的标签。一句话,他们都是班里的三好学生。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在过去,程蝶衣的中性形象并不是他不容于时代的原因。但是当他把自己的艺术追求凌驾于政治任务之上,当他发出了违逆主流的声音后,那个时代自然就容不了他了。

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比那个时代更自由,能不能向着更多元的方向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能不能尊重“程蝶衣”们的脸,更在于是否允许“程蝶衣”们说话,表达他们骨子里的叛逆、他们内心里的不一样。

这个问题的答案又是什么呢?我们设想一下,假如《霸王别姬》这样的作品再出现,它能否过审,它能不能在院线上公开放映?

表面上的多元,一定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但骨子里的多元,才能判断出一个时代到底是在向什么方向迈进。

相比80年代、90年代,我们能否肯定地说骨子里比那时更多元?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依然把主流明星的同质化,归咎于市场与资本。但要知道,任何市场都有长尾效应,鲜肉市场同样如此,它也是会饱和的。尤其是在求新求变的今天,资本一直在做着开辟新市场的努力。

老戏骨不敌鲜肉,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中国有嘻哈》这个名字虽然倒下了,但却证明资本可以创造新潮流,大众也需要新潮流

其中《中国有嘻哈》就是证明资本在努力创造新市场的强有力证明。在这个节目开播之前,嘻哈明星们一直处于地下状态。而且相对于鲜肉市场,嘻哈文化传递着更新鲜、更追求个性、带着叛逆与躁动的价值取向,是能够让我们这个时代的流行文化变得更为多元的力量。

结果呢?一个道德败坏的PGOne,毁了一大群有希望成为主流的嘻哈歌手。铁锤一抡,倒下一片,连求生欲最强的GAI也被抡倒了。一股能够与鲜肉们掰一掰手腕的新生势力,就此倒下。

如今虽然以《中国新说唱》重头再来,但影响力已不能与“嘻哈”相提并论。这个结局,一定是资本、市场不想看到的。

但是《中国有嘻哈》的爆火证明了一个硬道理:资本是可以制造新潮流的,而大众们需要的也不仅仅是鲜肉这一个潮流。当新的潮流出现,同样有大量的追随者。

而它的遭遇则让我想问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市场是自由的、时代是多元的,GAI们是否还可以在主流舞台上继续唱下去?

Diss中性鲜肉的人,可能是在怀念那些直面现实、有力量的东西,但是Diss得再精彩,就能让那些非鲜肉男星们有了用武之地吗?

支持中性鲜肉的人,可能是希望我们活得更自由、更包容,但在资本与市场几乎只能选择鲜肉的今天,你的支持真的能让这个时代变得更为多元吗?

我们争吵的声音再大,终究不过是互相伤害。

静下来,站在高处看一看这时代的大潮吧,它可曾因你我的呼唤而改变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头条网立场[p]

本文由 蹦迪班长 授权

头条网 发表,并经头条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头条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1648.html[p]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头条App 猛嗅创新!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