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人间没有指南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9-03-23   浏览:320次  

导读:1 1989年,寒冬,北京友谊宾馆的客房里,郑晓龙导演召集了七八位编剧,专门开展了一场策划会。 那一年,郑晓龙还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副主任,中心刚刚拍完《渴望》,决定趁热打铁,要求郑晓龙再拍一部剧接档。 郑晓龙说:“《渴望》是让人哭的, ......

人间没有指南

1

1989年,寒冬,北京友谊宾馆的客房里,郑晓龙导演召集了七八位编剧,专门开展了一场策划会。

那一年,郑晓龙还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副主任,中心刚刚拍完《渴望》,决定趁热打铁,要求郑晓龙再拍一部剧接档。

郑晓龙说:“《渴望》是让人哭的,拍一个同类型的,很难有超越,咱们要攒一个让人笑的。”

就这样,一帮文人窝在宾馆里,天南地北海侃了一番,侃出了一本叫《人间指南》的杂志,这便是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编辑部的故事》的雏形。

郑晓龙把任务分配了下去,每集一个话题,罗列了20多个,各自领几个回去写。

所有的编剧中,王朔写得剧本带着浓郁的京味儿,语言犀利幽默,最适合这剧的风格,郑晓龙决定由他担任剧本总撰稿,其他人以他为标准去写。

编剧团队中,还有日后成为名导的冯小刚,但彼时的他只是电视中心一名美工,热爱文学,尤其喜欢王朔的作品,能把他的小说一字不差背下来,并且极其擅长夸王朔,能把对方捧上天。

经由王朔推荐,冯小刚参与了友谊宾馆的策划会,成为该剧的主创。

人间没有指南

当年,友谊宾馆的房价是180元一晚,相当于演员拍摄一集电视剧的片酬,电视中心下了血本,让编剧们潜心创作。

电视中心文学部主任、《渴望》的编剧李晓明说:

“中心咬牙跺脚花这笔钱找一牛逼的地方。24小时能拿热水洗澡儿、好饭伺候着,目的就是让诸位高手掏点真活儿。5天,拿出分集的故事梗概来走人。”

5天,几位编剧一共写了40多个编辑部的故事,最终选出了30多个。

故事的发生地在杂志社《人间指南》编辑部,那时候,“新闻民工”这个词还未出现,编辑还是受人尊重的体面职业,编辑部是一个社会中最善思考的地方。

90年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新生活的欲望与情绪开始萌芽。人们忙着挣钱,却不似现在这般的疯狂;人心开始变化,却还保留着过去的淳朴。

剧本探讨了当时的保姆进城热、吃喝之风、登报相亲等社会话题,展现了90年代初期的社会百态。

人间没有指南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办公室的六位编辑:李冬宝、戈玲、余德利、牛大姐、刘书友、陈主编。

李冬宝油嘴滑舌,但幽默风趣;戈玲她心直口快,却有着一副侠义心肠;余德利是最有经济头脑的,给编辑部拉广告,拉赞助,为人精明,颇有点江湖之气。

老编辑刘书友经历过历史上的数次运动,工作兢兢业业,但一辈子谨小慎微;牛大姐是一个典型的马列老太太,张口闭口党和组织,自私守旧,却也有热心大方的一面;陈主编勇于担当,身上也有着体制内的圆滑。

几位编辑各有各的缺点,有着知识分子的思考力,也有着市井小民的接地气,大家在一起插科打诨,构成了一副90年代知识分子群相。

2

剧本定了,选角成了关键,在由王朔作品改编的电影《顽主》里,冯小刚发现了他日后的老搭档葛优。

当时,葛优还是一不知名的小演员,电影中的他慢条斯理地说着玩笑话,那种不动声色的幽默吸引了冯小刚的注意。

冯小刚把他推荐给了郑晓龙,郑晓龙如获至宝,当即定了葛优来演李冬宝。

于是,在一个下雨天,冯小刚联系上王朔,两个大老爷们儿骑着一辆摩托,赶往葛优家所在的筒子楼,说服葛优放弃出演张小敏的《大冲撞》,加入《编辑部的故事》剧组。

人间没有指南

不久后,吕丽萍等演员相继加入剧组,郑晓龙还邀请了已经退休的广电总局老局长张永经担任艺术顾问,《编辑部的故事》正式开拍。

当时,主演吕丽萍、葛优每集片酬250元,葛优经常开玩笑说,就俩二百五,其他的演员每集只有150元。

片酬不高,拍摄的条件却极为恶劣。

为了隔音,整个摄影棚用防火材料封起来,还要用上三夹板加海绵,偏偏那一年遇上了酷暑,棚里的温度已经接近60摄氏度,玻璃摸上去都烫手,因为要收同期声,现场不能开排风扇,所以每15分钟大家就要歇一歇,等室内温度降下来了,才能再进去拍。

在这种条件下,拍摄历时5个月,每个月精雕细刻5集,终于完成了拍摄。

片子完成后,经审查通过,中心在 " 新华社 " 的礼堂举行了记者专家看片会。

消息不胫而走,马上引起有关方面的不快,有些人认为这是艺术中心精心炮制的一部毒草,甚至还有人给张永经老局长写信,说他糊涂,不注意晚节。

一时间,《编辑部的故事》陷入了被封杀禁播的险境。

面对舆论的压力,张永经老局长说:“我非常喜欢这部戏,也为它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一些意见也是冲着我来的,就让我为它负责吧。”

最终,是中央一位大领导的话让《编辑部的故事》起死回生。

“政治上我认为没有问题,内容上我认为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3

1992年,《编辑部的故事》在北京电视台顺利播出。

90年代的北京西交民巷,街道旁没有高楼大厦,路上没有外卖小哥急匆匆的身影,自行车慢悠悠驶过,报刊亭的大爷正在翻阅报纸。

编辑部的拍摄地就在西交民巷的一栋两层旧楼里,楼外绿树如茵,办公桌上摆满了书籍,墙上挂着旧日历,老式的热水壶摆放在电话旁边,一幅90年代的生活画卷徐徐铺开。

在编辑部,没有格子间的沉闷,没有职场的勾心斗角,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互相拆台,却也其乐融融,关键时刻,相互支撑。

人间没有指南

90年代之前,中国的电视剧以家庭伦理剧、红剧为主,在那个普遍缺乏笑声的年代,《编辑部的故事》一经播出,盛况空前,火遍大江南北。

王朔式的台词有一种高级的幽默感,引得年轻人争相模仿剧中人物的对白,当时甚至还出过对话集。

牛大姐那句“我们女人一生总要疯几次,不像男人,永远清醒”,今天读来,依然能会心一笑。

余德利的经典语录:“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一句话巧妙地道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至今仍广为流传。

出演李冬宝前,葛优原本想着等拍完了这剧,就用片酬去买一辆摩托车,没成想拍完之后,出了名,没时间去买摩托,每天都忙着练习签名。

电视剧播出后的一天,牛大姐的饰演者童正维接到了一个老同学的电话,这位老同学是大作家巴金和戏剧大师黄佐临的助手,他告诉童正维,巴金和黄佐临每天吃午饭都要看《编辑部的故事》。

后来郑晓龙筹拍《北京人在纽约》,姜文找到他说:“看了《编辑部的故事》,没想到电视剧能拍成这样,你的剧我一定要演。”

剧中客串的小配角:张国立、濮存晰、郭冬临、于谦等如今已经成了演艺圈的大腕,甚至在20多年后,张国立扮演的娘娘腔与李冬宝之间的基情片段还上了微博热搜。

人间没有指南

《编辑部的故事》总播出达140多次,成为一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

从那之后,1993年的《北京人在纽约》《我爱我家》《霸王别姬》,1994年的《活着》,1997年的《雍正王朝》,太多的经典甚至是封神之作诞生于90年代。

真诚的导演、编辑、演员,以及那个包罗万象的90年代,缔造了中国影视的黄金时代。

4

2013年,由郑晓龙导演的新版《编辑部的故事》播出。

20多年后,编辑部早已物是人非,几位老编辑退休了,余德利开了家广告公司,发了财,李冬宝离开编辑部,成了一位大明星。

只剩下戈玲还在坚守阵地,但当年那个心直口快的文艺女青年,如今却成了略带点市侩的中年女主编,戈岭原本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反叛者,在新版中却成了墨守成规的守旧派。

有网友总结说:“戈玲已死,有事烧纸。”

1992版《编辑部的故事》中,故事开场,陈主编宣布自己退休,因为销量低迷,《人间指南》编辑部面临被解散的困境,但最终大家积极改版,扭转了杂志社的颓势。

20多年后,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兴起,纸媒开始唱衰,杂志大规模停刊。《人间指南》为求生存直接变成了时尚杂志《WWW》,编辑部也离开了西交民巷那栋旧楼,搬到了更加高大上的现代办公楼。

人间没有指南

新版《编辑部的故事》交代了李冬宝与戈玲当年这对欢喜冤家的结局,他们结了婚,李冬宝成了大明星后,又离了婚。

在第一集老编辑刘书友的葬礼中,李冬宝并未出席,他的经纪人跟戈玲说:我们冬宝出席葬礼也是要出场费的。

现实生活中,葛优因为合约问题未能客串新版《编辑部的故事》,导演郑晓龙特意安排了这么一段,调侃葛优身价太高,请不起了。

曾经的美工冯小刚已经成了导演圈的老炮儿,根据王朔作品改编的电影《甲方乙方》上映时,冯小刚把王朔的名字直接去掉了,两人彻底闹掰。

不过,2013年,王朔、冯小刚、葛优三人又再度合作,拍摄了电影《私人订制》,上映一周,票房4亿,但豆瓣评分只有5.7,被评为2014年“金扫帚奖”最令人失望影片。

对此,冯导跟影评人开撕说:“我看不起你们,别再腆着脸引领观众了,丢人。”

但观众似乎也不买账,有人评论冯小刚连骗钱都这么没有诚意。

为拍新版《编辑部的故事》,郑晓龙筹备了10年,换了5个编剧,即便如此,新版的口碑依然不尽如人意,被观众吐槽演员表演浮夸,台词尴尬,空有旧版的壳,却没有当年的味道。

郑晓龙坦言:“当年王朔那拨儿人写的剧本太精彩了,给我们新剧本的创作带来很大压力。另外,找话题也是个挑战,时下流行的热点天天都在变,我们要想跟上脚步,就得不断对剧本进行调整。”

他曾经去找过王朔,请他做新版的编剧,但王朔说:“写电视剧太累了,不像写小说那么自由。”

20多年前,郑晓龙拍了《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等现实题材电视剧,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北京人在纽约》甚至一度降低了当时的出国率。

20多年后,郑晓龙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变化,拍摄了《甄传》《芈月传》,开创了大女主戏的先河,此后,大女主戏霸屏多年。

后来,《芈月传》被网友诟病美化了历史上的秦宣太后,他却只感慨一句:“把芈月写成用性做交换的妓女,审查能通过吗?”

如今,编辑部的旧址,西交民巷那栋旧楼依然还在,每年都有许多影迷前去拍照留念。

在编辑部里,有李冬宝与戈玲们的青春岁月,还有那个已经逝去的美好时代。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头条网立场[p]

本文由 影 徒 授权

头条网 发表,并经头条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头条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90506.html[p]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头条App 猛嗅创新!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上一篇:没有了...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