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80后人工智能教授吴锡 用科技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9-07-10 16:50:13   浏览:20942次  

导读:人工智能是一个筐,判断真筐还是假筐的核心在于它能否解决问题。 这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吴锡教授对封面新闻记者道出的第一个金句。 从小生长在成都,吴锡的求学足迹从家乡高校,一步步跨出国门川大、电子科大、美国范德比特大学,再到英国牛津...

“人工智能是一个筐,判断真筐还是假筐的核心在于它能否解决问题。”

这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吴锡教授对封面新闻记者道出的第一个金句。

从小生长在成都,吴锡的求学足迹从家乡高校,一步步跨出国门川大、电子科大、美国范德比特大学,再到英国牛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每一步,都行走在通往AI(人工智能)的应用研究、底层实现的征途上。

吴锡教授在牛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如今,他结合学校气象特色,利用高性能计算服务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跳脱出气象领域,试图用科技创造更安全、便捷的生活空间。

研发会“读心”的气象服务

满足市民个性化诉求

春季百花开,什么时候嗅梅、看油菜花、赏樱,以前只能凭经验、看新闻。而在智慧化旅游服务的协助下,市民可以知晓当季最佳赏花时间、盛开区域,以及精准到景区范围内的天气状况,真正做到“随心所欲”。吴锡说,这样差异化的服务,是基于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百姓的个性化诉求而生,表面上是旅游信息服务,其本质是依托气象相关数据的复杂逻辑算法。

而在雾霾频发的秋冬季,他主要参与研发的智慧环境气象,不仅能预测PM2.5浓度及“爆表期”,还能根据监测情况,出具爆表原因和配套解决方案,“在遭遇空气污染时及时提供防护信息,以及对症下药,采取措施降低甚至消除污染,是人工智能的‘智慧’所在。”吴锡说。

吴锡教授带领学生在神威太湖之光做研究

而针对发布节奏较快的交通气象,吴锡介绍,目前的高性能计算可以提前预测、并精确提供以半小时为单位的天气情况,对路面结冰、周边雷暴等灾害天气做到实时播报,让市民出行更便利。

研究人脸“对抗”

撑起人工智能保护伞

吴锡教授在昆士兰科技大学做学术报告

人脸识别过安检、人脸扫描支付、“动动头眨眨眼”开银行卡……如今,“刷脸”越来越普遍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但是,目前基于二维人脸识别的AI系统对于恶意的伪装和攻击基本处于不设防的状态。

科技是把双刃剑。在电子科大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吴锡便从事雷达对抗研究。如今,鲜有人研究针对人脸识别的安全对抗,但吴锡认为,应从正反两个方向把控人工智能,才能让人们放心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因此在研发人脸识别的过程中,吴锡同时在研究人脸对抗,“比如可以让人脸无法分辨,或分辨成其他人,使带着假面具的人原形毕露。”

突破核“芯”技术 协助开发CPU“中国芯”

在中国,要掌握互联网发展主动权,突破核心技术难题,在某些领域的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成为重中之重。聚焦计算机领域,芯片便是这样一项核心技术。

提到芯片,大多数人感觉很遥远。早在2017年,吴锡就研发了一款“裸眼3D”芯片。有了这款“嵌入式4K自由立体视频转换芯片”,观众终于可以告别沉重的3D眼镜,通过裸眼观看3D电视,就能享受立体视觉体验。而这项发明未来还有望逐步应用到医疗、工业、数据可视化等领域,是吴锡的首个“成都芯”产品。据悉,该成果连续入选“成都市地方名优产品推荐目录”,并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两年过去,吴锡的芯研发,从成都向全国迈进。

吴锡教授获201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而其产品却大量依赖进口,难以对构建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信息安全等形成有力支撑。

吴锡率先使用国产龙芯CPU取代英特尔开发SOC芯片,协助企业开发出国内第一款全国产固态硬盘控制芯片,从根本上加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替代。据悉,该芯片将于4月19号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发布。

新青年应坚守国家情怀

谈及新时代的青年人应具有的品质,吴锡不禁回想起美国求学的那段经历。他坦言,之所以选择回国发展,是因为相比在国外“一眼就能望到头”的职业生涯,国内将带给他更多机遇和可能性。“新时代的青年如果想未来有发展空间,一定要站在时代的浪潮中,坚守国家情怀,要相信国家强,则个人强,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上谋发展,才有可能实现自身价值。”吴锡字字珠玑。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