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手机厂商组团搅局移动支付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6-04-02 20:24:46   浏览:13582次  

导读:文/师天浩 各种pay齐聚一堂,能否颠覆移动支付市场? 就在苹果三星竞逐移动支付火热之时,3月31日,谷歌对外宣布,曾经支持柜员机取款的谷歌钱包卡将停止相关的支持服务。据悉谷歌的手机支付工具已经从过去的谷歌钱包全面转型为安卓支付。目前,谷歌钱包主要...

文/师天浩

各种pay齐聚一堂,能否颠覆移动支付市场?

就在苹果三星竞逐移动支付火热之时,3月31日,谷歌对外宣布,曾经支持柜员机取款的“谷歌钱包卡”将停止相关的支持服务。据悉谷歌的手机支付工具已经从过去的谷歌钱包全面转型为安卓支付。目前,谷歌钱包主要侧重美国市场,而安卓支付则面向全世界,和苹果支付、PayPal、三星支付等对手进行竞争,未来或将继前两者步伐入华。

2016年2月18日Apple Pay业务在中国上线,3月29日,三星电子公司正式向中国大陆市场推出“Samsung Pay”。智能手机两强的入局,再次引起移动支付市场的争夺战争。Apple Pay是苹果公司在2014发布的一种基于NFC的手机支付功能,此次入华苹果选择同中国银联合作,银联卡持卡人通过银联云闪付技术,可使用iPhone、iPad以及AppleWatch等设备进行支付,现阶段该服务已覆盖包括四大行在内的19家银行。

此后三星、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也前后推出各种Pay,让在中国发展了十余年之久、却进展缓慢的NFC有了新的突破可能,在Apple Pay强势号召力带动下,掀起手机厂商纷纷同银联的合作潮,能否促使NFC一跃成为可与支付宝、微信支付及百度钱包相抗衡的移动支付第三极?业界众说纷纭,但无疑移动支付不再仅仅是支付宝们独霸天下的战常

近场支付不是新玩意

实际上,依靠NFC技术的近场支付并不是什么新玩意,NFC技术最早由飞利浦半导体(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诺基亚和索尼于2003年共同研制开发,在欧美与日本、中国很早就已出现,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地铁卡、门禁卡等均应用了该技术。但在NFC移动支付普及程度相对较高则是日本,在日本的大城市中几乎每个商铺和自动售货机均支持NFC支付,在这里你出门只需带一个手机就可以刷遍几乎所有场所。

手机NFC支付主要由手机终端、支付服务、商家刷卡终端三大部分组成。日本手机NFC支付发展得益于日本电信运营商的开放心态,调动了日本移动支付产业界各个环节的积极性。日本电信运营商控制手机终端,金融机构控制刷卡终端,支付服务则由东日本铁路、全家便利店等商家去完成,整个产业链严格分工各自不进入对方的领域。由于明确的分工和利益上的合理分配,日本各行各业发行的卡都很愿意将NFC集成到运营商这里,在其他地区走的异常艰难的NFC移动支付之路,因此在日本得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发展起来。

NFC进入中国时间并不算短,早在2006年6月,当时由诺基亚和中国移动、飞利浦、易通卡公司在厦门试点NFC手机支付就已正式上线,但真正的大力推广却要追溯到智能手机普及之后。2013年前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相继加大推广NFC手机支付业务上的力度。就在业界唱高三大运营商对NFC移动支付推动作用时,未过一年所暴露出的各种问题给NFC产业泼了一瓢冷水。首先,相比欧美及日本运营商对手机终端的控制力,中国运营商对手机厂商的影响力相对有限,致使市场上支持NFC的机型稀少。加上不合理的产业角色利益关系处理,及早已与现代服务理念脱节的复杂办理流程造成的极差体验,以及售后服务的责任划分混乱,都让运营商的NFC支付服务变成了NFC的噩梦。

虽然此前三大运营商获得银联的支持,由银联推动近一半客户相继更换了支持NFC的POS机,运营商也向提供定制机的手机生产厂家提供补贴,但在NFC手机的市场占有率至今仍然不到10%。

Apple Pay、Samsung Pay的上线,令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再次硝烟燃起

Apple Pay、Samsung Pay的“登场”,掀开了移动支付领域的惨烈竞争。由于苹果公司、三星公司强大的号召力,为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带来了蝴蝶效应。最近,新发布的小米5宣布支持NFC功能,三星也开启了Samsung Pay的公测。3月,国内手机厂商华为与中国银行签订了Huawei Pay合作协议,释放将布局移动支付的信号。一时间,移动支付领域“热闹非凡”。

其实在众Pay纷纷上线的背后,是银联与支付宝、微信的战争。据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支付宝以71.51%的市场占有率占据移动支付市场首位,而一直在传统金融领域相对强势的银联旗下的移动支付仅占0.4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八。早在Apple Pay入华之前,银联就早已开启在移动支付市场上同支付宝们的竞争。2015年双12前后银联联合20余家商业银行发布云闪付,并提出不用解锁手机不用联网也可支付的噱头,剑指支付宝、微信支付及百度钱包之意非常明显。

双12当天为了扩张市场份额,还在全国范围推出“银联云闪付 乐享一元购”活动;只要是持卡人带上具备相应功能的手机,即刻可在多达25家全国连锁及行业知名商户的上万个实体门店享受银联专属优惠。类似联合实体店促销推广、绑卡活动,对云闪付的市场扩张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Apple pay在国内采取的NFC支付,目前就是与银联“云闪付Quick Pass”合作,银联携Apple pay与支付宝们一战之心跃然纸上。

可以说,无论是人气爆棚的Apple pay还是虎视眈眈的银联,想要推广线上支付势必同支付宝、微信支付在正面有一场恶战。凭借苹果强大的品牌背书,Apple Pay显然更容易获得客户信任,而银联与Apple Pay合作带动了其他手机厂商的积极性,无疑给银行业争抢移动支付市场霸主宝座带来了一线转机。结果如何,唱衰和唱高论调一直不断,但以如今支付宝及微信支付强大的市场支配地位,似乎能够三分天下就已是最完美的结局。

Apple pay的到来,能否三分天下?

Apple pay的到来无疑搅动了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一池春水,据2016年18日银联内部发布的报告显示,苹果用户已经通过Apple Pay绑定超过3800万张银联银行卡,而这距Apple pay来华不过才刚好12小时。虽然这一数据广受质疑,但苹果品牌带来的巨大效应依然不容小觑,同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三分天下的势头似乎已有很大可能。

但Apple Pay自推出以来正在遭受各方对其发展未来的质疑,据市场调研机构InfoScout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8月份iPhone 6用户使用Apple Pay的比例已经从当年3月的15.1%下滑至13.1%。Apple Pay虽然在美国已经上线运营两年多时间,但发展情况并不乐观,美国《福布斯》杂志称,美国前100家零售商中有2/3表示,他们不会增加苹果支付业务,因为这项业务的业绩并不令人满意。

造成这种结果有多方面原因,首先主要仅支持iPhone、iPad和Apple Watch三种设备的部分机型,以苹果手机来说仅支持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6、iPhone 6 Plus共4款iphone设备,这大大限制了Apple Pay的潜在用户基数,这也是许多媒体怀疑Apple Pay在华12小时3800万用户数据真实性的原因之一。另外,由于苹果公司品牌战略所致,Apple Pay注定拒绝利用补贴扩张用户的策略,要知道苏宁易购仅仅因为自己补贴低价售卖苹果手机,就被苹果暂时取消苏宁线上授权,奢望Apple Pay推出补贴活动几乎是异想天开。最重要的是,无论美国还是中国用户支付习惯的养成,导致虽然Apple Pay自上线以来就拥有98%的用户满意度(奥列马咨询集团调查数据),但依然无法同强大的习惯力量抗衡,正如以信用卡和借记卡消费为主的美国用户所说,在美国刷卡消费已经很便捷,为何还要用Apple Pay。

想做大还需看银联脸色

虽然Apple Pay在美国市场遇冷,但很多机构预测亚洲尤其是中国将是Apple Pay借以崛起的主战场,毕竟在支付宝、微信支付及百度钱包的补贴轰炸下,中国用户早已习惯用移动支付,这为Apple Pay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毕竟中国用户平台转换的难度大大小于美国支付方式的转换。

可以预测,Apple Pay为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带来的蝴蝶效应,将成为银联抗衡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重要倚仗。未来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将呈现以手机厂商和银联合作的支付方式与支付宝、微信支付及百度钱包等自立门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两强局面。尤其是在手机终端上同样拥有极大话语权的三星、小米、华为的加入,或将推动未来两股势力共生格局出现。

另外,Apple Pay到来或会引发新一轮的补贴大战,近年来为了攻城略地支付宝、微信支付及百度钱包间的补贴大战屡屡上演,未来手机厂商和银联也会针对性的展开大范围的支付补贴,即使Apple Pay推出补贴业务的可能性较小,而其他手机厂商及银联主导的补贴活动将成为主力军,将冲击中国移动支付整个市场的格局。

未来,或许中国手机一出厂就内置了Apple Pay、Samsung Pay、华为Pay、Mi Pay等客户端,但究其根本所有的Pay还是依赖银联支持,比如早在2015年4月就有消息称Apple Pay与银联合作入华,但最终因为苹果在利润分配上要价太高而不欢而散。据悉,年初Apple Pay之所以顺利入华则是在利润分配上有所让步,能否做大还要看银联脸色。

但无疑,银联掌控了NFC移动近场支付标准及垄断了线下POS机刷卡终端,虽然2015年6月新政策让银联告别了对POS机独家垄断地位。但作为整个产业的上游,较为分散的手机厂商面对银联是相较弱势的一方,即使如苹果公司面对银联的话语权都是有限的,主动权早已被银联牢牢把控。在这场移动支付终极之战中,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联主导的NFC近场支付将迎来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争夺战,谁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而决定最终结果的仍将是用户的天秤更倾向哪方。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手机厂商 移动支付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